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社会服务工作主题年  >  榜样楷模  >  先进集体

完善机制,创新模式,搭建平台,积极探索社会服务工作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

放大

缩小

  作为民进成立旧址所在地,民进黄浦区委始终继承和发扬民进优良传统,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党派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作为提升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民进黄浦区委在上海民进区县组织中,建会最早、会员人数最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调动广大会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14年,民进黄浦区委获得全国先进地方组织称号,区委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引领,不断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积极实践探索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新途径。

  一、建章立制,完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

  区委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机制,专门成立由副主委牵头、有关区委委员参加的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每年制定社会服务工作计划,修订完善社会服务工作激励保障制度,做好各项社会服务工作总结归档工作,使各项工作更具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各基层支部达标创优的重要考核标准,鼓励支部和广大会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将社会服务工作与干部培养挂钩,将乐于奉献、善于奉献的会员输送到后备干部队伍,并加强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发挥优势,形成社会服务特色品牌

  近年来,区委以项目为纽带、活动为载体,形成具有民进特色的品牌活动。2014年成立集教师、医生、律师、文化工作者四位一体的民进区委“同心志愿者”服务队,组织送教育、送健康、送文化进社区、进楼宇活动。如组织会员中来自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医生为打浦桥社区群众提供义务医疗咨询;与民进上海市委教育委员会合作,邀请上海东方国乐团为外滩社区居民提供民乐演出;组织会员中教育专家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义务教育咨询。

  区委利用教育强区资源,配合做好民进市委西部教师培训班课程研发、影子学校培训工作。2014年,黄浦区卢湾第二中心小学被设立为民进市委西部教师培训基地。区委积极响应民进市委微公益活动,全面动员广大会员积极参与,认领了第21期和22期西部教师培训班微公益项目,募得善款五千元,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人文关怀阳光基金”,用于对贵州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扶持项目实施。

  三、结对共建,拓宽社会服务领域

  区委充分挖掘社会服务资源,通过激内力、借外力,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升活动影响力。如2012年,与团区委、致公党区委联合举行“万只爱心桔,志愿敬老行”公益活动,顶着寒风赴长兴岛摘采橘子,将12000余只爱心橘送到社区老人手中;2014年,与民革区委、致公党区委联合举办黄浦区第一届“同心杯”社区羽毛球比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区委通过与外滩社区共建形式,连续多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如义务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测量血压、骨密度,举办健康教育沙龙,召开卫生知识讲座。为更好满足居民不同需求,区委还开展居民健康服务需求调研,听取服务工作落实情况和居民反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直到居民满意为止。

  四、宣传动员,调动社会服务积极性

  区委积极调动会员开展社会服务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会员立足岗位、关注民生,发扬志愿者精神。如会员鲍忠浯老师拿出自己30万元积蓄亲自到大别山老区选址、开办希望小学;会员董昭仪自告奋勇加入上海“银龄行动”队伍,到新疆义务支教四个月;会员黄华献老师将平生积累的高中语文教学资料,撰写成8792篇博文,博客访问人数近60万人次;区委委员邱晓明律师受工商局委托办理进京上访户信访核查终结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作用;区委委员程皓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人民医院采购价值50万元的医疗设备,为改善贫困地区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