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社会服务工作主题年  >  榜样楷模  >  先进集体

整合教育资源 发挥人才优势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

放大

缩小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参政为民的重要载体,也是民主党派成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多年来,民进清华大学委员会积极响应民进中央、民进北京市委会的号召,坚持“自强敬业、厚德有为”的会训,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特别是支教工作,形成了传统,创出了特色,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一、探索中前行

清华大学委员会支部是2006年12月17日成立的,现有支部成员92人,现任主任委员是杨金龙,副主任委员分别是苏丹、卢先和、刘慧霞、薛天慧。清华大学委员会拥有一支充满智慧、富有激情、甘于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并拥有一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探索社会服务途径,而广大会员更是热情支持、积极配合。捐款、捐书、捐衣服、提供技术服务,哪里有需要,会员的爱心就会聚集到哪里。为了充分利用清华附中支部的教育资源,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支教途径。曾经一段时间,还陷入“有劲没处使”的被动局面当中。2008年,在民进北京市委会社会服务处的联系和帮助下,委员会社会服务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附中支部会员有机会参与到了延庆二中的支教活动中来。自此,开启了至今已持续6年多的支教旅程。

二、实践中突破

在支教延庆二中的过程中,不但有会员参与,还邀请了很多民进之友参与其中。这些老师每月到延庆二中支教一天,上午走进课堂亲自讲课,指导学生,下午组织评课,指导老师。由于路途较远,有的老师经常是中午在附中刚下课,午饭都来不及吃就赶往延庆,有些老师利用寒暑假,住在延庆老师家中进行细致的指导。老师们还多次邀请延庆二中教师到清华附中参加教学研讨,观摩听课,并通过互联网交流教学思路、方法和经验,为二中教师释疑解惑。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老师们不仅把清华附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带到了延庆二中,还为延庆二中培养出一支覆盖九个学科、颇具竞争实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二中的高考和中考成绩更是迈上了新台阶。此支教活动,成为北京市统战系统社会服务的典范,并已在众多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

民进清华大学委员会考虑到附中支部会员日常工作非常繁忙,课时安排紧,教学任务重,为了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委员会还利用每年暑假,到外地支教。2011年7月,委员会邀请清华附中化学特级、语文和英语高级教师分别为赣州第三中学的师生们做了新形势下化学、语文、英语的教学经验专题讲座。2012年8月,附中支部主任刘慧霞带领清华附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8个学科的优秀教师到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进行支教,他们各为六中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教学示范课,并与六中师生进行了教学重点难点和习题课教学方法的讨论与交流。2014年7月,附中支部副主任、物理高级教师莫振伟与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共五个学科的高级教师分别走进恩施高中高三年级对应学科备课组,与他们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同时,还带去了企业支部赵海波捐赠的价值1万多元的学习软件和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同年,刘慧霞老师还参与了“清华大学与曾宪备慈善基金2014年中外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带队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浸会大学、英国剑桥及美国学生组成的13人大学生支教团,到国家300个贫困县之一的河南新蔡支教了3周。期间,刘慧霞老师还自己捐资从北京购买100本学生教师用图书,为学校图书馆建立送去第一批书。

暑期支教,把清华民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向京外辐射,让更多薄弱地区的孩子们有了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既服务了社会,又宣传了民进,扩大了民进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目前,委员会已经形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稳健的支教队伍。

三、总结中成长

民进清华大学委员会的社会服务工作,年初有计划,期中有小结,年终有总结,人员、经费安排到位,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支教教师及时沟通,反馈情况;委员会通过微信群、杂志、网站等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会员、更多的民进之友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从“个人参与”到“整体出彩”,从“业余革命”到“份内责任”,从“一时一事”到“长期坚持”,民进清华大学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都在社会服务这条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并肩前行。

多年的支教实践,已经为清华民进培养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支教队伍,并形成了一整套灵活、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支教前仔细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明确目标,根据需求制定详细的支教计划;支教时认真传授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支教后认真总结,通过电话邮件答疑解惑,保持联络。会员们非常珍惜每一次支教机会,敬业的精神让人敬佩,无私的精神令人感动。我们坚信,清华民进的社会服务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