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映草原
“老师,您什么时间还来给我们讲课?”“老师,这是我家自种的果子,您吃一颗吧!”……这是发生在革命老区武川县中后河小学的一幕,十几个孩子围着两位老师,恋恋不舍地与他们话别。
这两位老师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的老师,他们是来自内蒙古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是经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出版支部动员招募来这所留守儿童学校支教的,这样的支教他们已经进行了半年。
在内蒙古,像武川县中后河小学这样条件艰苦、老少边穷的农村学校,由于留不住老师而使学校工作陷入瘫痪的不在少数,但幸运的是,中后河小学由于有了出版支部的帮扶,不仅没有因为老师的调离使学校的课程受到影响,相反,沉寂多年的校园开始有了歌声,操场上有了生龙活虎的孩子,每周有了升旗仪式,全县的艺术节第一次打破了城镇学校的垄断,有了中后河小学学生的身影。
参与,无论输赢也要让孩子们参与!被社会边缘化是对孩子们最大的摧残!正是这些朴素的愿望,出版支部自从与这所学校握手以来,就再也没有松开,他们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精心呵护着农村孩子的梦想,凭心而论,这几年来,如果没有出版支部的帮扶,这所原本只有十几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可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现在不仅没有解散,而且学生人数还略有增加。“大爱民进”,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类似这样的事情,对于民进出版支部而言,只是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一朵小浪花,前路仍漫漫,丹心映草原。
领导重视 工作有计划
出版支部的会员主要来自内蒙古出版行业,现有会员24人。无论是2012年前的上一届班子,还是本届支部委员会,都始终把社会服务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主任董立新亲自策划社会服务工作项目,一名支部委员专门负责社会服务工作,每年年初集体商定当年服务工作要点,工作项目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年底进行工作总结。这些年来,出版支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出版启蒙教育、捐资助学、共建文明社区三大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
发挥优势 工作有特色
出版界是民进主界别,发挥出版支部的专家优势,创新民进组织社会服务的形式与层次,一直是出版支部追求的目标。这些年来,应学校大量创办校报校刊而缺乏专业的编辑培训的实际需要,出版支部于2013年组织了全区校报校刊编辑培训,为九十多所学校120多位从事校报校刊编辑的老师提供了一次启蒙性出版专业培训,活动受到所有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2014年,支部部分会员分别应凉城县、达拉特旗、达茂旗教育局的邀请,义务为当地培训了校报校刊编辑,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校园文学社团工作的开展。
基于出版支部会员多为知识分子的特点,支部在捐资助学方面一直坚持智力资助第一、物质资助第二的工作思路,这些年来,除了已经将武川县中后河小学确定为长期帮扶学校以外,出版支部组织部分会员联合有关部门每年在五月份、十月份两个月份中,均要深入农村牧区,送教下乡。支部会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或做讲座,或做示范课,或走进课堂听评课,为农村牧区学校送上一道免费的饕餮大餐,从2010年到2014年间,共组织讲座达五百余场次,足迹遍及内蒙古半数以上旗县区,专家们不收讲课费,不收礼品,也不借机卖一本书,他们的志愿精神和专业水平感动了孩子,感动了草原。
这些年来,支部许多会员应邀担任了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或校外辅导员、特聘顾问等,对于这些学校,会员们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遗余力地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支部会员季晔应聘担任包头市九原区白音席勒中心校名誉校长后,连续三天没有离开学校一步,听课20多节,面对面与老师们一起讨论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对该校提高教学水平吹入了一股春风。
这些年来,出版支部会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积极参与民进中央、民进内蒙古区委会组织的资助贵州贫困山区、四川地震灾区等捐助活动,同时还自行组织了多次以捐赠图书、学习用品、现金等为内容的面向贫困地区学校的捐助活动,其中会员王晓宁一次捐助图书价值就达到30万元,支部会员田元庆、赵晓路、刘智聪、布日古都、李洋、张立军等同志,每次活动都积极参与,慷慨解囊,每人累计捐助钱物均逾万元。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铁西社区地处西郊城乡结合部,人员成份复杂,治安混乱。出版支部与光明路办事处所辖的西铁社区和龙祥苑社区共建以来,支部会员多次走访社区居民,探访孤寡老人,常年帮扶五户特困居民,还出资建设了一个有3000余册图书的“民进爱心书屋”,摆脱了社区文化站有名无实的窘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近期,出版支部正与社区商讨,计划在新的一年里,发挥出版支部律师会员的特长,以普及居民法制教育为目标,以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回归社会为抓手,夯实共建文明社区的基础,为民进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注重创新 工作有新意
前些年,出版支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也是从捐款捐物开始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深切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支部,优势在于智力而非物力,所以支部班子在认真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开拓领域,丰富内涵,创新形式,建立机制”的十六字指导方针,几年来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达到了群众受益、社会欢迎的效果。
出版支部充分利用会内外资源,在发现、培养青少年优秀文学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支部的许多会员均为各出版社编辑,他们充分利用本职工作的优势,积极扶持有文学潜质的青少年走上文学道路,几年来已经挖掘并资助了14名内蒙籍青少年出版了个人专著,其中有1名学生成为了中国作协会员,12名学生加入了内蒙古作家协会。
关心留守儿童不能仅仅停留在给钱给物上,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参与的舞台可能更为重要。2014年“六一”儿童节,由支部会员凑钱租车,把武川县中后河小学的孩子全部接到了呼和浩特,和城里的孩子结成了“手拉手”伙伴。一天的活动,城乡小伙伴共同在公园看老虎,共同在广场喂鸽子,共同在书店买书,共同参加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录制,当这些农村孩子怀里满满地抱着城市小伙伴赠送的图书,亲眼目睹了只能在收音机听到声音的主持人姐姐的倩影,脸上的笑容也许是他们很久都没有绽放过的笑靥。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国家的教育要求和内蒙古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从2013年以来,出版支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会员认真开展特色教育的理论研究,总结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经验,搭建校际之间的交流平台。2014年,支部部分会员深入8个盟市30多所学校,为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指点迷津,领航引路,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一致好评。2014年12月,民进中央朱永新副主席亲自出席的“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教育学术会议”,即是出版支部会员季晔主持召开的。
五年来,出版支部在两届支部委员会的带领下,全体会员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利用会内会外两个资源,积极参与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出版启蒙教育、捐资助学、共建文明社区三大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并积极探索青少年文学人才培养、关心留守儿童及特色学校创建三个新的服务领域。五年来出版支部的会员东到茫茫林海,西至漫漫戈壁,到处留下了他们调研或服务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大爱民进”增添了更缤纷的色彩,他们的爱心春雨,洒遍了内蒙古草原。
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出版支部在民进“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旗帜下,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