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思想聚才智 “同心”品牌树形象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实践阵地,只有长期坚持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服务活动,才能充分实现民主党派的自身价值,赢得社会公众广泛的认同。
近五年来,民进白云总支积极响应民进中央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同心”思想,使之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成为广大会员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我们从白云民进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出发,“走联合的路子,突出合作的意义”,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汇聚各方力量,以建设“富民强区,文明幸福”新白云为目标,不断加大资助力度,探索社会服务工作的新途径,开拓社会服务工作的新领域,擦亮社会服务工作的品牌,彰显社会服务工作的“同心”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会员的社会责任感,在树立民进良好形象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白云区的发展与进步。
开通村道,村民走出田埂路
位于潮州市上饶镇的大塘面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历史遗留原因,一直无法铺设通往外界的村道,由于道路不通,生活不方便,发展受制约,许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或搬走。
得知该情况后,民进白云总支积极发动企联小组组员进行捐款,迅速筹集了5万元,联合大塘面村的企业家们帮助该村村道建设。村道开通后村里连接外面公路,村民们告别“出入走田埂路”的困境。村民也从这件事上第一次知道了民主党派的概念,认可了民进。
热心公益,“出把力”活动影响深远
2011年两会期间,为了积极响应白云区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出的“为建设富裕和谐白云出把力”的号召,白云总支的13名区政协委员,根据个人实际,踊跃参与,慷慨解囊,共认捐善款423.4650万元。这些善款将用于白云区的公益、慈善事业,资助弱势群体,为我区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出把力”活动让群众实实在在的受惠,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通过这种途径,使每一分钱都看得见、摸得着,帮助了更多有需要的人,让白云区的居民共享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送医下乡,共圆乡亲健康梦
自2013年开始,民进白云总支医卫支部连续两年联合江高镇卫生院、白云区人民医院在江高镇杨山村开展“同心·义诊”送医下乡活动。现场聚集了内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皮肤科等专家,医卫支部全体会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给村民看病,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就诊,备受村民欢迎。
会员们在送医送药下乡,方便村民就医的同时,还向村民传播各种健康知识及提供医保的相关咨询,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做人民群众健康守护神和促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双重责任,增加群众受惠的社会覆盖面,为江高镇杨山村村民的身体健康做了一点实事,尽了一份力量。
联合执法,推进文化市场示范点建设
联合执法检查是多党合作在基层的实践,为了给民主党派的同志提供认识社会的平台,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履职作用,民进白云总支自2009年开始,连续六年与区文广局开展“同心·执法”联合视察文化市场活动。积极参与了查处嘉禾街黑网吧行动(取缔黑网吧1间,查扣电脑主机39台,显示屏41个,赌博机3台);联合检查了棠景街阳光网吧等有证网吧;视察了三元里音像市场、白云万达广场大玩家超乐场、大歌星KTV、IMAX影城、白云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及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有效促进了我区文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不谋而合,为民主党派的同志在协商民主的渠道中拓展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空间。
情系教育,捐资助学意义重大
白云区很多农村学校,起点低、底子薄,尽管教育部门采取了改薄、教育创强和创建规范化学校等有效举措,可是设施、设备依然比较落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成为学校办学的目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白云区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这对农村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总支深入调研,了解区情,连续六年联合区科信局开展“同心·科技支教”活动,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2007年向钟落潭镇龙岗中学和良田一小各捐赠15万元;2009年向太和镇第七十中学和谢家庄小学分别捐赠15万元和5万元;2011年向钟落潭中学捐赠10万元;2012年向人和一中捐赠15万元;2013、2014两年支持彭加木中心科技节共10万元。
除此之外,总支还联合区体育发展中心、石井街道办事处或号召总支企联小组的会员老板筹款支持教育。连续三年联合白云区石井街道办事处赴大埔县开展教育帮扶活动(2012年捐赠2200元;2013年捐赠7万元的物品;2014年捐赠2万元)。2013年,总支发动会员老板捐款,筹集了10万元支持白云区对口帮扶单位贵州省荔波县瑶山民族小学,同时还捐赠了字、画各一幅;2014年联合区体育发展中心赴英德市石灰铺镇,向石灰铺中学捐赠了10万元现金及校服。
关注“三农”,减少流溪河水源污染
人和草菇生产在白云区是大户,在广州市场上占有70%份额,但草菇养植所产生的废水一直是流溪河污染的主要来源。人和镇黄榜岭村柱业草菇场约有300个菇棚,每天产生近100吨废水。为此,总支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高度关注我区的“三农”问题,对污染流溪河水域问题,联合区科信局、人和镇政府和黄榜岭村委会,以黄榜岭柱业草菇场为试点,捐赠25万元资金为草菇场建起一座污水处理厂。这座污水处理系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解决了人和镇水污染的问题,将青山绿水还给广大的人民群众。经过科学处理的污水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处理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污水处理系统在黄榜岭黄菇场试用成功后在人和镇得以全面广。
履行职责,帮助基层村委重树威信
2012年,白云区新楼村“两委”因贪腐领导班子遭遇重创,我总支积极配合区委的新要求,支持区委的正确决策,服从大局,团结一致,发挥党派联系广泛的优势,联合区民政局、文广局、司法局和体育发展中心四部门投入100万元用于新楼村老人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新楼村梁庆贤学校硬件设施及健身路径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实际行动帮助新楼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两委”重树信心和威信,并履行监督职责,帮助村“两委”巩固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有效推动工作开展。
发挥优势,双岗建功展风采
总支的社会服务工作不仅从面上开展,还善于调动部分会员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探索钻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国内外各种平台上展现风采,远播声名,为民进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会员周先智是白云区文化馆音乐教师,组建了白云女声合唱团,周老师辅导的三首高难度作品——贵州苗族风格《高原我的家》、湖北土家族风格《自嘎多里嘎多》和河北汉族秧歌风格《回娘家》在2014年8月北京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中,从188支国内外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女声组金奖。
黄榕是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为满足海外侨胞学习中文的需要,促进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2013年7月,黄榕作为2013年广州市16名外派教师之一被选派印尼支教两年。2014年10月26日,经黄榕老师辅导的新中三语学校学生参加新加坡(国际)学校华文才艺大赛歌唱比赛,囊括A、B、C三个组别冠军,当地报纸对此事进行了宣传报道。
近五年来,民进白云总支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探索新方式,点面结合,个人与集体双线并行,开拓了很多新领域。大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教育、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热点难点,在教育发展、医疗卫生、公益捐赠等涉及民生工程方面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难题及时得到合理解决,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民进的了解,从而为我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政治职能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实现了群众收益和党派受誉的双赢效果。
今后,我们仍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同心”品牌社会服务活动,为会员提供一个认识社会的窗口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同时,教育广大的民进会员,增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