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  我身边的先进  >  各地先进会员风采  >  广西

刘小春:踏遍青山“进山瑶”

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

放大

缩小

1989年夏天,刘小春(后排右一)陪当时苏联的著名人类学家,汉学家刘克甫前往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去采风。

  刘小春,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民进贺州市八步区一支部主委。曾获贺州市优秀专家、广西群文之星、中国十大艺术集成先进工作者,广西先进文化馆长,广西文化系统二等功、广西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全国民进基层建设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基层的群文工作者,虽然已63岁,但自愿延长退休仍在岗。三十年来,他踏遍广西大小瑶山、步行六万余里,收集资料100多万字,在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甘当铺路石,取得了重大成果。

  刘小春,今年63岁,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延长退休至今还在岗,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四十余年。2001年12月加入民进,担任民进贺州市八步区一支部主任。

图为刘小春(左一)在开展瑶族舞蹈教学。

  作为一名基层的群文工作者,刘小春馆长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群众文化事业努力工作,深入乡村、瑶山、学校、工矿企业、机关单位,辅导业余文艺团队和广大文学、文艺的业余作者和编导。在青壮年时期,年均下乡进山辅导和采风收集民族民间艺术资料达200多个工作日,特别是在广西的瑶族民间文化和舞蹈文化的研究,执着坚持默默奉献。三十年来,他踏遍广西大小瑶山、步行六万余里,采访了三千多名民间艺人,收集资料100多万字。当年的瑶山基本上无车路,全靠步行,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前往,山高林密,杂草灌木掩盖着崎岖的山路,有时走半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靠着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责任心,他在瑶族民间文化和民间舞蹈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与广大瑶族同胞生活在一起几十年,瑶族同胞都亲切地称他为“进山瑶”。1987年,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授予刘小春金秀瑶族自治县荣誉瑶族称号。

  20世纪80年代初的初夏,刘小春接受了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舞集成的普查、搜集、整理任务。在对贺县过山瑶的民间舞蹈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后,他决定深入到神秘原始的土瑶地区进行民间舞蹈的调查采风。

  由于土瑶的封闭性,他们对陌生的汉族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所以必须要找一熟悉的人带进瑶山。刘小春还不满30岁,在鹅塘盘谷壮村找到自己辅导的彩调团的陈师傅,因陈师傅与鹅塘暗冲瑶寨的一名土瑶互认老同,让他做向导。一般陌生的汉人上瑶是不会让进村的,所以必须自己带着炊具与油、米、菜进山。

  初夏的五月,陈师傅挑着锅、碗、米、菜和小被子,刘小春挑着日本三洋录音机、120照相机和日常行李,从盘谷村步行出发了。深山里的土瑶寨,黄土冲墙黑瓦盖顶的房子,石板小路,木谷仓木板的小人情房,房前的浅水小鱼塘养着十几年才能长大的女儿鱼,翠竹野蕉绿得非常可爱,整个寨子静悄悄的,见不到一个人影,刘小春正纳闷中,陈师傅说不好了,可能有人看到你这个陌生的汉人,发现暗号,全村男女老少都从后门走光了!不知怎样,刘小春心里非常难受,莫名其妙地感到内疚与不安。

  傍晚时陈师傅回到木厂,兴奋地告诉刘小春已接上头了,大队干部队约他们晚上到暗冲的另一个自然村大平寨去,那里有土瑶的师公。刘小春兴奋地跟着他们到了一个大房屋前面,这时,四面八方举着火把的人越来越多,刘小春被团团围住,他突然发现,陈师傅不见了,火把中间只剩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站那里,突然,他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看着一个个严肃的面孔和审问的眼光,他有一种被审讯的感觉。初夏的深山夜晚,虽然凉风习习,刘小春却被火把烤得热汗淋淋,他不停地向群众解释民舞集成的意义、做法,宣传民族文化的意义,最后拿出了中央有关民舞集成的文件给领头人看了,大家严厉的目光才有所放松,最后决定“宽大”处理刘小春,把他和陈师傅护送出瑶寨,以后不准再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