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会:解决较突出问题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此,我们建议:
分类指导、改变目前学生营养餐实物发放的办法,对山区、偏远地区没有配备食堂、社会机构无法解决营养餐供应的学校实行营养餐货币补助。
三、教师的待遇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改观,教育教学之外的压力增大
乡村教师生存现状堪忧,主要体现在“补充难、留不住、职称低、机会少、责任大、条件差”等6方面。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问题相信关注农村教育的各方面人士都比较了解,在这里不在赘述。
同时,农村教师来自教学工作之外的压力和干扰值得关注。对于学校而言,主业毫无疑问应当是教育教学工作。农村教师在培训机会稀缺,专业化发展原本就滞后的基础上还要承担服务做饭、学生接送安全、营养餐食品安全等责任。在一些学校,教师甚至由于惧怕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一些器材器械不能正常使用、一些有可能发生身体接触的项目不能开展,体育课教学得不到保障。这些情况的发生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师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影响教师将精力分配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
为此,我们建议:
(一)制定《校园安全责任大纲》与有关法律相衔接,厘清学校、社会、家长在发生校园安全事件中的责任和义务,缓解学校对于校园安全、学生安全方面的压力。
(二)建议国家对农村学生实行平安险种补贴,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自愿投保学平学助商业保险进行补贴。
(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积极探索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的长效机制。为农村学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关键在教师。近年来,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特岗教师,优秀特岗教师被选拔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农村教师奖励计划以及支教和交流教师等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四)提高中小班主任津贴,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目前我省大部分市州还是执行《甘肃省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实施细则》(甘人事<1989>)2号文规定的普通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每月14元的标准,而目前教师工资与1989年相比增加五六十倍,但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每月14元的标准20年没有改变,严重影响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提高班主任津贴。
(五)国家层面搞好顶层设计,试行教师职称能上能下的机制。引入农村教育职业年金的制度,对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按照服务年限由财政资金进行发放,改变目前农村教师收入普遍低于城市教师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