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区基层委员会:抓学习 求实效 创特色 铸规范
三、创新载体育特色,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1、深化社区结对共建。五年来,基委会在结对共建的小河街道塘河新村社区先后开展了便民服务、文化走亲、专业培训、知识讲座、业务咨询等专题活动,帮助社区落实墙体美化单位、维修老旧电脑、争取同心共建资金,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与好评。此外,基委会还组织会员到和睦街道化纤社区,为社区党员作道德讲堂课,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2、拓展学校支教帮扶。基委会每年组织会员老师赴结对学校富阳区湖源乡中心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指导、班级读书会指导、非遗文化传承交流、书画艺术交流等活动,去年开展的“承传统文化、聆国学经典”教研活动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动员辖区小学开展“书香彩虹,点亮梦想”图书捐赠公益活动,将募集的1000余册图书寄给了贵州省金沙县山区的孩子们。部分会员老师还参加了区爱心学校暑期教学活动和赴青川地震灾区的支教活动,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灾区的孩子们授课。
3、创新学生创业服务。基委会依托会员资源设立了拱墅民进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服务团,组织会员在浙江树人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生创业辅导,并在区大学生创业园设立了首个拱墅民进创业服务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自2014年成立以来,创业服务团通过演讲、沙龙、座谈等形式组织活动十余场次,服务学生近千人次。
四、建管并举铸规范,努力推进组织队伍建设
1、规范管理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章立制、以章理事,先后制订了主委会议议事规则、主委联系支部制度、学习制度、先进支部和优秀会员评比办法、奖励办法等,形成《制度汇编》,实现了会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同时,每年下发《关于开展支部委员会年度工作考核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各支部的规范管理。
2、推进基层场所建设。2013年6月,基委会以加强党派社区结对共建和基层组织场所建设为目的,在小河街道塘河新村社区挂牌建立“同心基地”,作为拱墅民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广大社会群众的活动场所。自“同心基地”建立以来,基委会与社区的结对互动更加紧密,活动数量、形式和内容都有了较好提升。
3、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基委会坚持每年召开全体会员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明确任务。班子成员每年节假日探望80岁以上高龄会员,经常慰问重病会员和家庭困难会员,为他们带去组织的慰问与关爱。注重年轻优秀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五年来,共择优吸收新会员6名,会员总数达到75人,队伍结构保持稳定,会员素质逐步提升。此外,各支部还经常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会员们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