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奎:踏查长春的优秀民进人
陈学奎踏查长春新民大街
陈学奎1944年7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生,副教授,1994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民进长春市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
陈学奎同志一直坚持走街串巷,深入基层调研,在为群众诊病同时,尽所能解疑释惑,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准则,紧密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自觉肩负起积极服务社会责任,能够坚持在第一时间把民生问题反映给政府,用一纸一笔一相机讴歌家乡长春。
陈学奎是吉林省最早的多点执业医生,多年来,陈学奎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始终坚持将三级医院的技术经验带到二级医院,积极落实为基层群众服务,常年坚持与同事一起到边疆哨所为官兵、师生服务。在工作岗位坚持以患者为先的原则,医德好,责任心强,为人师表,服务为先,受到所在单位及患者的一致好评。2015年被吉林省军区八一医院授予优秀专家称号。
作为市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他肩负起了市委会参政议政亮点工作“踏查长春”系列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踏查长春”系列活动作为民进长春市委参政议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主要品牌工作,由陈学奎首先提出创意,并在其不断奔走与联系中,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影响越来越大。自2008年以来,先后17次组织会员及城市历史文化爱好者近700人次踏查了人民大街、大马路以及长春满铁附属地、伪满中央银行等地,举行了17次踏查座谈会及学术论坛,800余人次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每年坚持召开年会。为总结保存踏查得来的成果,先后出版了《百年大马路》、《长春满铁记事》、《长春中东铁路记事》三本文史资料,第四本《伪满洲国记事》也即将正式出版。
2008年以踏查长春活动为源头,由陈学奎牵头,民进长春市委与长春晚报社联合召开百年人民大街座谈会为起点。2009年,陈学奎在市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十几位对长春历史文化较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先后三次对长春大马路沿线老建筑的遗址旧址进行了踏查,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举办了踏查长春学术论坛等;2010年,陈学奎又带领“踏查长春”团队成员对老长春的“满铁附属地”进行了四次踏查,足迹遍布人民大街、西广场等地。
2011年,市委会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由陈学奎组织相关学者专家对“中东铁路用地”、辛亥革命早期遗址和中国共产党在长春建立党组织初期遗址等地进行了踏查,举办了《长春满铁记事》首发式及座谈会。结合市政府对新民胡同的重新规划,召开了挖掘新民胡同区域历史文化座谈会;2012年,在陈学奎的策划联系下,先后组织100余人次进行两次大规模实地踏查,其中包括伪满洲中央银行旧址博物馆、“日本关东军司令官邸”等建筑遗址以及伪满国务院遗址等进行踏查,召开多次座谈会,举办了“迎接党的十八大‘长春抗大’往事回顾报告会”,陈学奎邀请了两位曾在被喻为“长春抗大”的长春学院学习生活过的老人讲述历史,约有民主党派成员、市民、学生共150余人聆听报告。
2013年,在陈学奎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踏查了一汽集团,朝阳寺(关帝庙)原址,“黄瓜沟”小别墅遗迹及二道区吉长铁路长春站历史街区等,并举办三次大型的学术论坛,吸引民进会员、专家、学者及市民200余人参与,扩大了踏查活动在市民中的影响,取得良好效果;2014年,踏查长春团队完成2013年挖掘吉长铁路历史遗迹的后续工作,与新闻单位和长春市规划局共同形成保护意见书,上交有关部门。并踏查了老拖拉机厂、柴油机厂原厂址及长通路清真寺、沙俄领事馆、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等地,举办三次不同主题座谈会等;今年围绕长春的抗日历史又展开了一系列的踏查及研讨活动。
作为“踏查长春”活动的牵头人和主要负责人,虽然已71岁高龄,但陈学奎依然坚持参与每一次踏查活动,带领团队成员走街串巷,组织每一次座谈或论坛,并积极联络团队成员安排踏查路线,组织团队成员在论坛上发言,为每年刊发的文史资料提供稿件和图片,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踏查长春活动因此在长春文史研究领域里声誉逐渐扩大,同时也凝聚了很多对于长春历史研究的爱好者,组成了相对稳定的团队。活动还得到了省内多家媒体的支持,2013年踏查活动还被《中国青年报》全程报道。
陈学奎曾担任长春市第九届政协委员,作为民进长春市委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他坚持关注社会民生,服务社会民生,结合本职书写社情民意,积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先后受到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表彰。此外,他还努力做好其他社会兼职(政协特邀委员,省、市政协文史专员,长春历史学会,老专家科协,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等)工作,省市媒体经常采访并为其拍摄多部专题介绍片。陈学奎连续多年被省、市民进评为优秀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