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润军:投身科研 建功立业
2014年10月22日孙润军(中)一行人赴延安市安塞县现场调研山地苹果种植情况
孙润军博士,西安工程大学民进支部主委,西安工程大学教授,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陕西省2011 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纺织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负责人,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1)纺织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2)产业用纺织品功能设计与评价。
兼任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以及特种纺织品分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精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纤维服装皮革质量协会会长。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奉献在一线
时常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对待工作,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满怀热情和激情上好每一节课,以科研促进教学,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关心和热情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困难,在学生的就业和深造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组和支持。先后承担了《纺织材料学》《纺织新产品开发技术》等课程,参编《纺织辞典》、《化纤仿毛技术原理与生产实践》《纺织材料学》、《汉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等著作,以大量的科研活动和先进及时的最新的信息充实课堂,使学生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科技前沿和行业发展动向。
作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人员一起,负责筹建了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通过验收,2015年评估为优秀。参与筹建了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通过平台建设,使西安工程大学在产业用纺织品研究方面,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
先后荣获西安工程大学的2012-2013 、2013-2014年度的争先创优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2013年民进陕西省教师会员创先争优突出贡献(国家级)先进个人。
二、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一定要和工程实际相结合,深入工程一线,了解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先后承担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1)在纺织新材料研究领域,1996年至今,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军服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研究开发新型多异多重复合变形化纤长丝及织物加工技术,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加工体系,从1997年陆续装备部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荣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研究开发聚四氟乙烯纤维,先后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产品应用环保高温滤袋,成果荣获2010年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共同开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机,为纺织企业纺纱技术的提升,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项目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开发新一代特种邮袋,2012年4月通过了项目验收,目前该产品和装置已经装备使用。
(4)2003年至今,为了配合中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检验体制改革,研究开发了基于棉花大容量纤维性能检测系统数据的国棉计算机自动配棉系统,研究确立了棉花基本性能与纱线质量性能的基本规律,目前开发了专用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目前已经在国内的数十家企业的进行验证和使用。
(5)纺织品功能性检测方面,先后主持和承担了纺织品防紫外线透过率测试仪的研制、纺织品防电磁辐射测试方法及仪器研究等国家质检总局的科研项目,起草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验局标准S/N 2161-2008 纺织品防微波性能测试方法—波导管法;起草了国家标准GB/T17644-2008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GB/T 16984-2008 大麻原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 GH/T 1083-2012 乌苏里貉原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