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  >  表彰  >  先进基层组织  >  山西

太原晋源总支:坚持“一支一品” 塑造特色支部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3年9月,与晋源区实验中学开展教师“师徒结对”活动

  二、发挥会员优势,形成一支一品,塑造特色支部

  开展课题研究,助力文化旅游发展。总支下辖的晋源一支部把文化旅游确定为工作重点,倾心塑造“文化旅游,服务晋源”的品牌支部。按照晋源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区的工作思路,围绕店头古村落保护、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设、明太原县城修复、西山文化旅游带开发等,每年开展一个课题研究,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集体提案提交政协会议。其中,《保护开发太原县城,塑造人文晋源形象》被区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关于进一步提升蒙山景区服务质量的建议》得到区领导重点批示并逐项落实,部分提案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一支部充分发挥文化界别优势,广泛收集文献史料,编辑出版《晋源寺庙》《晋源记忆》等“晋之源”历史文化丛书,利用节假日和暑期时间开展“微文化进社区”活动,义务辅导书法绘画临摹技法,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支教帮扶,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晋源二、三支部立足教育事业这一老阵地,倾力塑造“名师公益 服务教育”的品牌支部,大力开展名师公益行动和支教帮扶活动。依托太原民进名师讲学团的优势,联合晋源区教育局,全力打造名师精英团队,成立了以会员武亮军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制定了五年支教帮扶计划,与晋源区实验中学、金胜小学先后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针对当地教育薄弱学校和弱势学科,定期邀请省实验中学、山大附中、成成中学、进山中学、三十六中等名校的教师会员进行讲学,在全区中小学校共开展支教帮扶23次,受益师生4000余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帮扶的晋源区实验中学,今年高考达线率51.2℅,再创历史新高。

  致力服务“三农”,实现农民丰产增收。太原生态工程学校支部以“科技支农服务点”为平台,以推广农业技术为己任,倾情塑造“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品牌支部。在马恩正精神感召下,支部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自2013年起,主动承担民进太原市环资委在阳曲县中兵村的“科技支农基地”建设。2014年,又在晋源区北河下村创建了“共建科技支农服务点”。他们放弃节假日休息,心系农民,不辞辛苦,悉心指导蔬菜种植,及时防治黄瓜灰霉病、番茄根线虫病等病虫害,免费发放《温室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手册》500本,开展技术指导36次,技术培训12场,受益农民2600人,使当地农作物病害率下降15℅,经济收入提高27℅。

  民进晋源总支的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夺得了多项全省、全市“第一”:开辟了全市民进组织第一个“会员之家”;社情民意信息和宣传报道数量位居全市基层组织首位;主委张守耀作为基层组织的两个代表之一,在全市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做了经验交流;举办了全省基层组织规模最大的自身建设座谈会;与朔州市平鲁区支部启动了全省第一家基层组织走访交流;创办了全省民主党派基层支部第一份报刊《民声》;全省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受到民进中央表彰,2013年获得“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组织建设先进基层组织”称号。2015年8月5日,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山西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卫小春在总支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总支在文化旅游、支教帮扶、科技支农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他认为,晋源总支基层组织建设卓有成效,支部活动丰富有效,成绩突出,成效显著,十分不易,难能可贵。这对于晋源总支全体会员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晋源总支将大力弘扬传承马恩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党派特色和工作实际,立足岗位做贡献,服务社会求实效,依托人才优势,打造参政亮点,充分发挥好民进基层组织的“前沿阵地”作用,不断开创基层工作的新局面,继续书写实干兴邦的新篇章。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