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  >  表彰  >  先进基层组织  >  上海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基层委员会第一支部事迹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5年4月3日,民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基层委员会第一支部组织会员参加组织生活,此次组织生活的内容是由胡大超教授(图中右一)做“关于科研与教学成果如何报奖”的报告。

  随着2013年6月民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的升格而成立了民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基层委员会第一支部。

  该支部有21个会员,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的会员为7人,中级职称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会员为17人,高层次发展还是较为充分,会员绝大多数会员都是所在岗位上的教学与科研骨干。

  该支部围绕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党派实际开展工作,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建言献策,较好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支部的事迹主要体现在下面4个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与思想建设,切实提高会员政治素质

  民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基层委员会第一支部在民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的带领下,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第一要务,把加强会员思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理论学习,系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水平重要性的认识。

  (二)切实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参加学校的双月座谈会,听取校领导对全校各个方面的介绍,了解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同时为学校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建言献策。

  2014年该支部参与了由学校统战部领导、民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承担的产学研调研的课题研究,历时整一年,顺利完成了产学研调研任务,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一手的材料和良好的建议。

  2014年由黄清俊教授主持申报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向技术型大学(学院)转型”获市民进参政议政“支持项目”。

  2015年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吴范宏教授提交了2份提案:“关于本市尽快出台罕见病和罕用药制度的建议”、“关于上海率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注重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活力

  1、 组织建设

  该支部有21名会员,来自于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学院、香精香料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等二级学院。支部注重提高会员素质,始终把民进的好传统、好作风,结合新形势、新要求,逐步提高全体会员的责任心、进取心、紧迫感,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发展新会员,坚持标准、注重质量,注意培养和发展“素质好、层次高、有发展潜力”的新会员。2015年发展了2名新会员,还有2名已经填了联系初表。

  2、 进修培训

  2014年5月28日至30日民进上海市委2014年基层支部骨干会员培训班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举行,于燕燕、汪忠华、徐春梅三名会员参加了培训。

  3、 组织活动

  为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会员意识和团队精神,支部根据每年计划安排,举行组织生活。

  2014年6月13日,支部组织全体会员到安徽歙县考察学习,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感悟了他倡导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以及身体力行的崇高师德。

  2015年4月,支部组织会员自驾车参观奉贤菜花节,联络会员情谊;同日下午举行了胡大超教授“关于科研与教学成果如何报奖”的报告会,提高了会员教学和科研能力。

  每年的年底,该支部在委员会的组织下,与其他支部联谊,举行茶话会活动,大家共叙友情,畅谈工作成果,气氛融洽。

  (四)、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围绕学校教学与科研中心工作,支部会员都能立足本职工作,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科研并进,潜心问学,为学校增添了不少奇光异彩,取得灼灼成果!

  民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主委吴范宏教授获得 “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三等奖,主持的项目“氯吡格雷及重要中间体的生产关键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胡大超教授主持的项目“连铸结晶器非正旋振动液压伺服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此外,他先后10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和上海市政府记功奖励,并获学校“精品课程”称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学,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项、优秀教材一等奖、高教研究一等奖、三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

  黄清俊教授所教课程获“上海市精品课程”荣誉称号,被学生评为学院“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指导学生作品获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一等奖”, 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中获“二等奖”。

  韩冰老师一直在做上海文化传承的艺术工作,在她的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上海市图书馆等场所经常做一些公益活动,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她的ImageTunnel 艺术展品在法国参评,获得了“法兰西奖章”和证书。

  于燕燕于博士是位工作积极的会员,今年被市教委选拔去美国访学,得到了专业的进修培养,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

  还有很多会员的工作成就没有一一阐述,但是他们一直在教学、科研一线,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担任着学校重要工作,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骨干力量。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