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  >  表彰  >  先进基层组织  >  宁夏

中卫中宁县一中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增强支部活力和凝聚力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4年6月26日民进中卫中宁县一中支部到宁夏西吉红色教育基地考察学习

  民进中卫中宁县一中支部成立于2010年10月,现有会员11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县政协委员2人,平均年龄39岁。多年来,民进一中支部在民进县委会的领导下,着力抓支部自身建设,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抓政治学习,促会员的政治素养提高

  支部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努力打造 “学习型支部”。每年初都要制定学习计划,始终保持两个月学习制度。每次学习活动都力求做到有内容、有专题、有新意,并通过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支部先后开展政治思想和重要政策的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学习全国、区、市、县“两会”精神,帮助会员加深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大局。及时学习民进会议精神,开展“同心”教育,提高会员的思想素质,坚定会员理想信念。同时,支部还鼓励和支持会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和参加所在单位的政治业务学习。根据民进县委会的安排和会员所在各单位的协商,有2名会员参加了区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4人参加了中卫市党派成员的学习,1人到井冈山学习,有4名会员被评为市县级优秀会员。

  二、抓队伍建设,促组织发展壮大

  支部建设,首先是要抓支部班子的建设,支部工作开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工作状态如何。多年来,支部一班人始终克服本职工作较多的困难,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相互理解、互相支持,紧紧依靠会员,支部的各项工作都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其次是要抓发展新会员的工作。在发展新会员的工作中,支部始终坚持有重点、有计划的发展,既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发展中既以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不超出范围,同时也充分利用好30%的比例发展其它界别的优秀人士。为把好入口关,对每一个要发展的对象,支部都要赠送《民进会章》、进行个别谈话,使其对民进的章程和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自觉端正入会动机;在新会员入会前,支部还要通过其所在单位党组织了解他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以保证新会员的质量。入会后,还要通过参加过组织生活和各种学习培训,使其加深对参政党的了解,逐步提高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要性的理解,确保会员的质量。

  三、抓调查研究,促参政议政水平提高

  支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县委会工作安排,每季度都安排“议政”内容,使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全员化。注意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为会员们参政议政架起了一座座桥梁。支部开展“一人两案”和“支部精案”活动,并采取半年小集中,年终、“两会”之前大集中的方法,认真做好“两会”提案和意见建议的筛选、合并、完善工作,确保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和意见建议。

  通过支部的努力,许多会员练就了及时发现并能敏锐抓住“社会焦点”的过硬本领,参政议政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支部共撰写提案近百件,县政协立案达到二十多件,支部会员参政议政积极性倍增、能力逐渐提高,涌现出许多优秀提案。如:《关于稳定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议》、《关于加强县城水源地保护,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的建议》的提案,被县政协确定为重点提案,得到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相关部门办理。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支部会员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如“关于理顺城区环保机构的建议”;“加强社区建设、搞好社区服务”;“关于解决中心城区油烟扰民的建议”等,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

  四、抓社会服务 ,促党派形象提升

  利用自身优势,通过顺路搭车、大手拉小手、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形式,密切了支部与县委会、各支部、学校、社区的合作和联系,促进社会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

  在县委会牵头和组织下,我支部组织会员到盐池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到企业参观考察。支部开展“送教下乡”分别到舟塔乡渠口完小、康滩中学、东华中学,送去了学习办公用品,为师生上了观摩示范课,进行了经验交流,研讨了新课改及英语学科存在的薄弱问题。为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支部还联合其它支部到中宁二小,开展了“秋实杯”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资助留守儿童、贫困生,特别是会员王斌多次捐款,表达了一名普通会员的爱心。在学校开展让书香飘满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活动,发动会员捐书五百多册,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受到群众的赞许。

  五、立足岗位,敬业奉献

  会员全心投入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利用自身专长和优势,想方设法为当地的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合理化意见建议,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展现了民进会员的良好风采。支部会员以争创佳绩的实际行动,为民进组织赢得了新的荣誉,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做出了不懈努力。2人(次)辅导学生获得全国、全区奖励;年终考核有5人次获优秀,受到县委政府表彰;2人(次)获优秀教师、中青年教师大比武等市级荣誉称号和奖励; 6篇论文获国家、自治区、市、县级奖励,5篇论文发表于区市重要刊物上。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