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支部 :秉承传统,凝心聚力,建设新时期高素质支部
二.强化队伍建设,建设学习支部
支部重视每一位会员的不断学习,创新学习载体,营造学习氛围。以“自身形象个人塑、支部形象大家树”为目标,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进而实现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统一。坚持不懈地以“走出去、请进来”等不同形式,组织会员不断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支部除了参加学校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要组织会员学习统战理论、多党合作理论,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教师道德规范、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等。
南通市民进开展“追寻吴老足迹 继承优良传统”主题寻访活动,支部作为活动的第一站。吴志仪老先生是我市统一战线、民主党派成员的杰出代表,是德高望重的女中豪杰,是南通民进的一面旗帜。美丽的珠媚园,曾经留下了吴老先生和蔼可亲的身影;吴老先生与我们二附民进支部点滴情缘,也时常会回放在我们二附民进人的脑海中。支部邀请徐曼华、李定、顾学玖三位会员同志,为大家讲述吴老的生平事迹,带领大家一起追忆往昔。引导会员们学习吴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一方面是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另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以豁达的心态和平和的心境迎接现实。学习吴老信仰坚定,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服务为本的精神,大力弘扬乐观处世、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工作中来;以学习吴老的崇高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党为师,搞好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双岗建功立业,为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践行社会服务,创建爱心支部
近年来,我们提出“深入社区,贴近群众,服务百姓,为民办实事、见实效”的目标,高度重视与社区教育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贴近家庭、联系社区的特殊地位,加强学校、社区和未成年人家庭的共建共育,着力构筑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为践行社会服务开辟渠道,为创建和谐社区贡献新力量。支部会员多次深入社区联系社会实践基地,在前期规划筹备的基础上,支部组织召开全体会员动员大会,加强对社区实践活动的认识,并要求落实到人,务求实效,不走过场。支部要求每一位会员教师深入社区,组织引领,积极参加,对社区活动进行设计、实施和具体记录。支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走进社区,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寒假里,我们走进社区,开展了“过大年、闹元宵”,民俗文化大联欢的活动。妇女节,支部会员们走进社区,举办了“感恩巾帼情,共谱和谐歌”的联欢活动。暑假,支部周冬梅老师组织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了情境英语派对——Let’s go to the zoo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孩子们自信地表达,愉悦地体验,丰富优化的情境,激起孩子们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引领孩子们在ABC的世界中快乐畅游。支部成员陆涌丽老师引导孩子们利用身边蔬菜水果天然的形状、色彩、大小、肌理、效果,大胆发挥想象,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了妙趣横生而富有创意的蔬果变变变……精彩纷呈的实践教育活动,将孩子们紧紧地吸引住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地体验着,民进会员老师在活动中奉献着智慧和爱心,将关爱播撒到每一个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田。
支部积极响应参与各级各类送教活动,充分发挥支部教育资源优势,为促进不同地区教育的交流和发展作出贡献。支部会员老师们在参与活动中展示风采,奉献爱心,支部建设也凭借送教活动这一桥梁,凝心聚力,彰显特色。支部非常重视每一次参加送教活动的机会,每次送教活动总得到学校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从严格地挑选送教老师,细致地协调工作安排,到精心地设计教学,几易其稿、反复多次地试教研究,准备专题报告……每一项准备活动都由支部会员全程、全体积极参与,共同出媒划策。当送教的老师们带着民进人的嘱吒,踏上了送教的征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为远方的天空抹上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他们用先进模式和理念,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情境教育的窗口,让老师们清晰地聆听到了民进人在新课改道路上迈响的铿锵步伐!
南通民进二附支部将把学习作为支部建设的基础,以社会服务为契机,鼓励会员积极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凝心聚力,努力使支部建设理论更加成熟,思想更加坚定,组织更加完备,作用更加过硬,努力把支部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