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综合一支部事迹
说干就干,支部成立大会一结束,支部主委盛志伟就拿起电话,联系镇江市宝堰镇,组织会员奔赴宝堰。宝堰镇是一个古镇,有49家文保单位,当地正在策划打造集生态旅游、红色教育为一体的江南古镇。盛志伟是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支部成立的早前几天,刚接到镇党委书记的求援电话,希望能组织一批业内专家对古镇的规划进行科学指导。文化支部的会员都是来自于文化产业各领域的翘楚,不正满足古镇的需求嘛,支部的第一次活动就这样有意义的开展了。
至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文化支部的活动红红火火的进行开来。支部班子成员纷纷表率,利用手中资源,结合会员特点,策划了一场场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扬州发现了隋炀帝墓,支部委员、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副所长李则斌在现场负责考古发掘,文化支部就在第一时间组织会员来到考古现场,会员们在震撼于考古发掘的同时,也为文物保护与后期展览策划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南京市郊的龙泉山庄正在打造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园,文化支部组织会员来到山庄,在感受现代农业的同时,会员们也纷纷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山庄在经营模式、物种选择、文化结合、深度开发等方面出谋划策。无锡惠山古祠堂群正在致力于打造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支部的多名会员长期从事并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研究,文化支部组织他们来到无锡,为古祠堂群问诊把脉。一年多来,常熟尚湖、宜兴前墅龙窑、句容茅山、兴化垛田、溧阳苏园、南京冶山铁矿等文化产业兴盛之地都吸引了文化支部会员们一双双探究的目光,也留下了会员们一句句深层的拷问和一条条睿智的建言。
在外出活动的同时,会员们还发挥所学,进行了多场主题文化沙龙、讲座,增加会员们专业交流。支部副主委、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为会员们做“收藏与生活之青铜器”的主题讲座;邀请佛学专家齐云鹿为会员做佛学与人生的讲座;邀请书法家、昆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清为大家做书法讲座。
活动增强了支部的活动,凝聚起会员对支部的认同。但支部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活动,她还承载着支部会员们作为党派成员履职的需求。支部班子在工作总结时提出,要在活动中扩展会员的视野、锻炼会员的履职能力,他们要求会员们带着问题出发,带着思考返程,每次活动找准主题,向省委会提交成果。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参加活动的会员们在活动中发现思考,积极撰写社情民意,提交调研成果。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时,会员们旧址注意到土墙角沿基线腐蚀,屋顶多处漏水,损坏较为严重,大家纷纷为房屋可保留多久而产生疑虑。在此基础上,会员们分头调研了另外多处红色遗址,进而提出“关于加强抗战遗址遗迹保护和利用的建议”提交省委会,提案的提交契合抗战70周年大背景,被省委会提交作为集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大会,省委主委朱晓进在这一提案基础上进行修改并提交全国政协,被全国政协列为主席督办提案。支部还承接了省委会年度招标课题“文化遗产解读工程”,并组织调研,圆满完成课题任务。在活动中,会员们也带着发现问题的双眼,积极思考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提交了“文物防雷设施亟需完善”等多条信息,被省委会采用。
文化支部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据不完全统计,文化支部的外出考察活动就达近20场次,各类文化沙龙、讲座也达5场,提交社情民意信息、集体提案10余件。文化支部是个年轻的支部,支部建设正在路上,相信通过全体支部会员的不懈努力,一定会打造出属于江苏民进的“文化支部”又一响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