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  >  表彰  >  先进基层组织  >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事迹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

放大

缩小

民进武汉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活动照片

  民进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于2004年4月30日在原民进武汉工业大学支部、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支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小组的基础上发展组建的基层组织。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民进湖北省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的指引下,在民进理工大支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地稳步发展会员,提高政治素质,立足本职工作,在学校建设,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发挥了民进基层组织的作用。

  一、加强基层组织与制度建设

  组织建设首先是领导班子建设,民进理工大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领导子建设问题,一是对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确定了工作任务和责任。二是适时召开委员会会议,研究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组织发展等重大问题;三是加强沟通,班子成员通过学习、合作、个别交谈等方式交流思想、统一认识,确保领导班子稳定和谐,实现团结协作。四是有意识地进行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注重将青年会员推荐参加到学校相关活动,目前学校会员在校内担任实职正处级干部1人,副处级干部4人,一批70后青年会员已成学校的骨干。

  制度建设是组织建设的保障,民进理工大委员会成立后,把制度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形成有健全的委员工作机制。委员会结合学校工作的特点制定了《组织工作制度》和《会员活动办法》,明确了组织发展步骤和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方法。根据学校校区分散的特点提出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织生活和会员活动模式,从制度上以确保会员的组织生活和活动能有效开展同时根据学校会员的专业分散的特点,倡导会员之间开展小组活动以达到学科交流、启发和融合的作用,丰富会员活动的方式,活跃会内的活动氛围。

  会员发展是组织建设的根本,根据学校建设发展的特点,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有计划地从岗位工作,社会服务,会务工作等多层面、多渠道地吸收年富力强、热爱民进事业的优秀人才到组织中来,以适应新阶段我校民进工作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吸引、吸收一些具有高学历、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加入民进组织,改善会内的年龄结构。一是骨干的人格魅力感染,真情相邀,热心引导,吸引优秀人才入会,改善民进组织的结构;入会看人,靠民进的广大会员和代表人士去做会外朋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民进组织的吸引力,我校管理学院和理学院的民进会员的发展壮大就是会内骨干魅力感染的实例。二是增强民进的组织活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民进组织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加入民进。三是对于有代表性的人士如知名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等,要主动做工作,“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上下结合,反复做工作,建立发展对象的信息库和工作“档案”,长期跟踪,动态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四是要学会“伯乐相马”,对校内不同部门和学科专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要大力培养,着眼于潜质和发展前途,从发展的角度对他们倾注民进组织的关怀和温情,培养他们对民进的感情,吸收新鲜血液,以改善民进组织的人才结构,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民进理工大委员会成立以来,共发展新会员22人,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使会员人数从成立时的39人发展到现在的66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2人,占78.8 %,研究生学历33人,占50 %,在职会员47人,占77%,妇女会员31人,占 50.8%,45岁以下会员18人,占31.6%,平均年龄51.6岁,分布在学校18个不同的二级单位。会员呈现高职称和年轻化趋势。

  二、积极参政议政

  委员会现有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各1人,民进省委各专委会成员12人。会员坚持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参政议政。一是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利用“两会”积极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历年“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几十件,如洪山区人大代表邓亚东教授参加洪山区第十三届五次人代会,2012年提交了《加强洪山区校车现状调查与管理工作》的提案,受到洪山区教育局、交警等部门的重视。多次接受武汉市,湖北省和新华社电视记者采访,有关讲话采访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市政协委员、民进理工大委员会副主委秦远建教授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深入企业、社区等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他撰写和提交了《建设武汉民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议》、《逐步扩大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促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建议》、《注重道路交通标识管理 提升武汉城市形象》等提案;参加了《促进武汉市轿车运输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武汉市港口建设》等二个武汉市重大课题的调研,受到了武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2012年向武汉政协会议提交的《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促进创新武汉城市建设》提案,获得第12届武汉市政协会议优秀提案。省政协委员、民进理工大委员会主委徐华中教授参与了民进中央组织的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的大型调研活动,向省政协会议提交了《大力发展湖北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会发言材料;提交了《关于加强道路施工管理,防止修好一条路毁坏一段路》的提案。省政协委员陈晓芳教授2011年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议》、《关于规范珞狮路理工广场周边停车位的建议》、《关于治理元宝山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关于加快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议》在2011政协大会发言,长江商报全文登载,湖北广播电台做了专访。2012年提案《关于规范民间借贷的建议》和《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的建议》两次被湖北经视台提案追踪栏目进行专访和报道;2012提案《关于规范湖北省招投标市场的建议》被省政协列为“十大”重点督办提案之一。2012年被评为十届湖北省政协优秀委员。

  三、本职岗位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民进理工大委员会成员,大多数是教师,其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博导就有好几位,近年来,他们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勤奋执教,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会员徐华中老师主持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和国防攻关项目8项,公开发表被EI检索的论文9篇,主讲的自动控制原理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湖北省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秦远建老师出版了专著《顶端战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一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陈晓芳老师独立完成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及教学内容集成研究》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讲的会计学原理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外高校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获得中国教育审计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邓亚东老师主持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子项,主持和参与了973项目,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篇,EI收录1篇。会员朱华平副教授的两个教学课题一个获得国家级教学奖三等奖,一个获得省级教学二等奖。而在其他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也都积极投身学校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民进理工大委员会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短短几天的时间,我校民进会员向各自的工作单位捐款9600多元,还通过民进省委会捐款6800多元,会员抗震救灾捐款共计16400多元。因组织抗震救灾、捐款捐物等迅速有力,成效显著,理工大委员会被民进湖北省委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并受到表彰。2011年我校民进会员响应省委会的号召,积极为“民进一小时爱心基金“捐款6000多元。秦远建教授荣获武汉市优秀政协委员称号,并受到了表彰;陈晓芳教授当选为2008年湖北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被湖北省纪委聘为湖北省政风行风督查员,2012年被评为十届湖北省政协优秀委员。

  回首过去,我们为已取得的成绩深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对民进理工大委员会的前景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校党委和民进省委的周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戒骄戒躁,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在思想作风上严格自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兢兢业业的实际行动,发挥我会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积极开创我校民进委员会工作的新局面,努力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