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  >  表彰  >  先进基层组织  >  湖北

襄阳襄城区总支事迹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

放大

缩小

民进襄阳襄城区总支部基层组织交流会

  近年来,民进襄阳市襄城区总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在市区两级统战部门和民进市委会的指导下,立足本会特色和实际,进一步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开展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切实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积极投身襄城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基层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显现,呈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学习,凝神聚气,营造风清气正的会风

  民进襄城区总支下设3个支部:文化支部、教育支部、职业技术学院支部,共有会员71人,平均年龄55岁,占全市民进人数的49%。其中省政协委员1人,市政协副主席1人,市政协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3人,区政协常委1人,区政协委员10人。

  民进襄城总支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统一思想作为开展党派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积极组织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文献,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等。襄阳民进第一人杨贵昌以自己加入民进的体会和认识,向新会员传授多党合作的基本理论和会章会史,使会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二是主动推荐会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近年来有4名会员参加了国家行政学院的培训,6名会员参加了省社院的学习,19名会员参加了民进省委会组织的培训,25名会员参加了市委党校的学习,6名会员参加了区委党校的培训。2011年民进襄城区总支被民进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2012年接待了全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现场教学活动,培训班的学员参观了民进襄城区总支进社区活动室和图片展板,加强了地区间党派的交流。三是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在会员中开展“三个为什么”大讨论,增强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一名会员参加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全市统一战线学习实践大讨论活动”演讲。四是主动与会员沟通思想,认真的听取他们对党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会员的思想动态,纠正部分会员在政治意识上的偏差和错误认识,同时热心为会员服务,尽力解决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由于及时交流思想,党派工作得到了会员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老会员,积极参与党派工作,为年轻会员鼓劲打气、出谋划策。

  二、创新思路,汇聚力量,培育想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做好党派基层组织工作,要适应新常态,主动创新,拓展思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无位也要为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和社会担当。

  一是开展“同心工程”建设,增强民进的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打造“同心·爱心帮扶”品牌,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2010年组织会员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和一小时爱心基金捐款活动,共捐款1.7万元。会员中的企业家郝咏菊、姜斌长期结对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共捐助26名贫困大学生和11名中学生完成学业,假期又为被资助的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会员兰海在襄阳电视台今日播报栏目中看到有儿童被烧伤住院无钱支付住院费后,带着自己的小孩到医院看望,并捐款1000元。民进市委会将襄城区总支的社会服务活动基地作为同心工程的示范点,2012年由市委会主委武保建带队,到民主路社区为困难群众捐款5000元。2013年会员曹珍玉身患癌症,在病床上仍心系贫困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藏品交由慈善总会进行拍卖,将20万元拍卖款捐给困难学生。2014年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民进襄城区总支积极响应,参加顺安山社区8街坊“三无”小区环境整治行动,并捐款2000元,用于改善小区环境卫生。

  打造“同心·和合文化”品牌,推进我区文化建设。经市委会联系,与襄阳市图书馆联合开办了“流动图书站”,为社区图书室捐献书籍并定期更换。2011年7月,“流动图书站”走进了民主路社区,为社区群众带去了精心挑选的图书,共300多册,丰富了社区图书室的图书资源。在开展“同心建支点、同行促跨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社会效益,讲求实际效果,会员郝笑阳为社区居民开展了收藏知识讲座2次、钱币展览3次,赠送书画作品50多幅,受到基层群众的喜爱。2014年8月,联合市政协和区政协开展“进社区访市民三下乡”活动,设置疾病卫生宣传展板和法律咨询服务台,接受社区居民的咨询和服务。

  打造“同心·和谐共进”品牌,以同心工程建设促进会内和谐,共同进步。2012年承办了由襄城区委统战部主办的“同心杯”首届民主党派运动会,确保了运动会的顺利开展。在2014年的同心杯民主党派第三届运动会上,会员们齐心协力,取得了团体第一,集体项目全部第一,个人项目多个第一的好成绩。为会员李静、熊霁辉在区委统战部组织的同心颂演讲比赛中,精心准备,声情并茂,分别取得了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也让其他观赛的民进会员受到了感染和鼓舞。

  二是加强党派自身建设,充分发扬民主。以班子建设为突破点,提高基层组织的活力。制定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等,每2个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交心谈心活动,及时通报情况,沟通班子成员思想,从而消除不必要的误解,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学习与沟通,班子成员之间团结,按照分工搞好分管工作,需要协同办理的,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共同把上级布置的工作和基层组织自身的事务管理好。2014年开展了总支班子成员向会员述职活动,每名总支成员将自己在党派所做的工作晒给会员看,由会员来评定每名总支成员的工作。3个支部之间比开展活动、比履职成绩、比社会贡献,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经验,互相进步。积极物色,注重吸纳高学历会员。为提高会员发展的层次,我们将目标瞄准人才聚集的大专院校,因势利导地发展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加入我会,湖北文理学院留学硕士朱文利、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庆等在我们做工作和引导后,申请加入民进,为民进增添了新的力量。

  三是投身襄阳、襄城的改革实践,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秉承“自强敬业、厚德有为”的会训,年青会员立足岗位,发扬敬业精神,一门心思干工作,恪尽职守,勇于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有46人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称号。李静被评为“隆中名师”。秦小芳获“湖北省演艺之星”“襄阳百杰·文化名人”殊荣,并入选全省首批艺术青年英才培养计划。辛家全坚持13年自费出版 《楚天书画》杂志。老会员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是继续关注襄城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笔耕不止,老领导任金亭出版3本诗集,主编《浩然诗刊》,自费创作、拍摄多部颂扬襄阳的MTV。李翼鹏将自己任政协委员期间撰写的提案及提案办理单位的答复汇集成册,出版了15万字的《澹泊勤耕集》一书。刘发武创作的49万字的《辛亥革命元勋刘公传》即将出版。

  三、履行职能,建言献策,展现参政党的风采和价值

  五年来,我们坚持强化参政议政职能,打造参政议政升级版。1人被聘任为市审计局特邀监督员,1人被聘任为市司法局政风监督员,1名会员被市林业局聘任为特邀监督员,4人被任命为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一是认真开展参政议政,积极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我们先后组织会员走出去,到河南、当阳、宜城等地开展了调研,同时开展“看襄城亮点,献发展良策”活动,对全市和我区的交通运输、社区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食品安全机制建设、中小学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调查,走访有关单位和群众,形成了60多份提案和报告。参与调研撰写的《关于我区文化资源及文化旅游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被区政协评为优秀调研报告。2012年襄城区政协表彰的10件优秀提案中,民进襄城区总支占3件。《关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建议》在《襄阳政报》上刊登。《关于建立食品安全的社会联动机制》的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关于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建议》、《关于加强襄阳法治城市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得到充分重视和落实。郝笑阳、姜斌、何春明、张永康等会员多次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徐媛坤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提案先进个人。

  二是积极开展民主监督。积极参加区政协组织的提案办理督办会和视察活动,对环境卫生整治、余家湖经济开发区调研转型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药物制度落实情况等现场查看。先后有6人次参加襄阳电视台市民问政节目,现场向相关单位发问,提出群众希望解决的问题,均得到落实和满意的答复,为反映民情民生献计出力。20多人次参加市、区政协组织的提案办理落实情况现场会、督办会。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