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6两会专题  >  风采

朱永新:“政协老兵”的理想坚守

发布时间:2016-03-02  来源:人政传媒

放大

缩小

  “不缺席的‘约会’”

  “早晨5点刚过就醒了。需要准备的材料都已完成,尤其是提案。但在大会发言和提案最后截止前,总想打磨得更好一些。”朱永新在2014年《协商民主谱新篇——春天的约会(两会手记之四)》中写道。

每年两会都是朱永新不缺席的“约会”。

  每年3月3日,是全国两会召开的日子。朱永新每年都会写两会手记,题作《春天的约会》:“每个春天里,总有希望的种子播撒。两会,既是播撒种子,也是进行第一次耕耘。所以每到两会总是格外忙碌。但无论如何忙碌,还是坚持写这些手记。用朴素真实的文字,记录着春天,记录着过程,记录着行动,反思着自我。若有收获,就留给岁月去收割,留给后人去品尝吧。在春天,只问耕耘。” 写作,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自2006年开始,朱永新都坚持记录会议的情况,记录履职的过程和感悟,这是对全国两会和委员参政议政的个人记录,也是朱永新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政协委员所作的承诺。 2013年3月3日,全国政协大会开幕当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朱永新的文章《你不称职意味着67万人缺席》。以人大代表的选举来看,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你的不称职就意味着67万人的缺席,你的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沉默。小组发言时你用心聆听别人的发言就是一种学习。多提一个提案、建议不会影响大局,但一个又一个脚印才会踩出坚实的道路。” 文章一出,掌声四起。网友纷纷留言呼吁代表、委员提高议案、提案水平,不要辜负67万人的信任和嘱托,要勇于承担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朱永新知道,这篇文章也是重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履职宣言。怎样履好职?朱永新立足多年参政议政实践,有深切的体会。一是立足专业背景,将学术研究、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结合起来,以学术研究促进本职工作,从本职工作中挖掘提案参政议政;二是立足中国国情,将报国情怀、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统一起来,不能不顾国情,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时候,照搬西方经验,迷信书本理论,则会误国误民;三是立足民间社会,将国家大事、百姓生活、网络民声整合起来,只有了解民间疾苦、民生百态,才能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责;最后,立足党派,作为民主促进会成员,参政议政工作要以党派工作为基础,结合党派调研题目和关注热点。 2013年3月8日上午,朱永新代表民进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上作了题为《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当务之急》的大会发言。发言指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县区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首先让同一个地区的孩子尽可能接受均等的教育,再逐步在省市和全国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个发言稿是会同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结合年度大调研起草的。为了作好这次发言,我又翻阅了大量文献,围绕教育公平问题撰写了一组文章,先后五易其稿,终于圆满完成了民进中央交给我的任务。”朱永新笑着长舒一口气,犹能看见两年前的那种“压力”。

  履职方面,朱永新永不满足。即使有了大会发言,为了更加注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2014年两会上朱永新依然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提案》,为促进教育公平再添“一把力”。对一名政协委员来说,写好参政议政的建议和观点并不容易,前期需要耗费精力做大量调研和考察,后期更耗费心力,字斟句酌,写好“纸面上”的问题。朱永新为做好一份提案,常常自讨苦吃。 2014年全国两会上,朱永新提交了关于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的提案,其中提到,在某省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小学图书馆推荐目录中,写着《最新医院院长工作全书(上、中、下)》(983元)、《老年期内科系统疾病》、《新编怀孕·分娩·育儿百科全书》、《下岗职工再就业指南》,等等。推荐目录让朱永新震惊,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小学图书馆馆藏情况,朱永新走访了几十所中小学,情况不容乐观:《这样做生意会赚钱》、《玩转广告》、《如何练就赚钱的本事》、《成功商人是怎么炼成的》等,赫然在列。朱永新对此非常担忧:这些图书如何得以堂而皇之地进入我们的中小学图书馆?究竟谁在为中小学图书馆把关? “身处一个食品安全危机的时代,不能再让孩子们的精神食品产生安全危机。应该把住中小学图书馆的选书配书关,把住精神与文化的最后防线。”朱永新在两会上和媒体上不停呼吁。网络成为朱永新撰写提案的另一大灵感来源:网络征集提案,让一线老师反映问题、提供素材;网上调查基层老师工资水平、班级规模、学生课业负担等情况;发布两会提案、接受网络访谈、在线与网友互动、发感悟写手记……朱永新成了网络大忙人。 “网络是一个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在走访调研中,由于取样的问题和其他原因,了解到的情况往往有些偏差,而网络调查来的都是一线数据,鲜活、真实。”朱永新说。

朱永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上发言。

  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政协老兵”,朱永新为了了解百姓的真实想法,愿意去尝试网络,愿意去接触新技术。作为国内触网较早的人,2002年朱永新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朱永新很早就开了博客、微博,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民微博的听众和粉丝加起来超过1000万人。就这样,在网络议政平台上,朱永新勤勤恳恳地获取社情民意,以“一字一句”传播社会正能量。 “履职没有闭会时,参政功夫在平常。”2013年再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之后,朱永新在最后一天的两会手记中写了这样一首小诗。回望自己的履职历程,朱永新深刻感到未来履职的重责,也清晰地感到压在肩头沉甸甸的使命:如果岁月代表一种坚守,那么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作者:张罕 简心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