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命教育健全青少年心理
盛小云委员呼吁:把生命教育纳入教育目标
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暴力伤害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为什么如此草率对待?这个问题引人深思。全国政协委员、苏州评弹艺术团副团长盛小云围绕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这一主题向大会提交了提案。她认为,当前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严重缺位,建议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尽快以切实可行的方法开展好相关教育工作。
盛小云委员说,党中央、国务院早已对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但青少年暴力事件、非正常死亡(自杀等)事件仍频出,甚至出现学生杀害老师的极端事件。“这些事件真的是令人非常震惊和痛心。事后追寻原因,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这种现象值得整个社会反省。”盛小云说。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死亡?人能不能再活一次?”盛小云委员曾参与过一项面向苏州某小学300名五年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对这些问题,将近半数的学生回答是不准确的,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盛小云说,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准确理解生与死的真正含义,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待自杀或者其他死亡现象的态度是漠视不关心的,这说明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方面都是缺位的。
为此,盛小云委员建议,要尽快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指出,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是政府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使命,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当前实际,从行动上真正成为开展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和领导者,真正把生命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中,制订切实的鼓励政策和考核措施,在推动和落实上狠下功夫。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编写出高质量的生命教育教材,并设置生命教育课程,明确学时要求,还可以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之中去,以丰富多样、便于学生接受理解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施教育。
“家庭教育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家长的作用不可或缺,”盛小云说,“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很多孩子长到十几岁都没有经历过亲人的死亡。有些家长会避免和孩子谈及生命、死亡等话题,其实这并不可取,应当引导孩子正确、客观地面对生命、死亡。”盛小云表示,不过分看重学业成绩、注重培育孩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