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6两会专题  >  声音

今天,我們怎麼學雷鋒

发布时间:2016-03-05  来源:浙江日報

放大

缩小

  德育課,如何才受歡迎

  德育工作要“走心”

  都說如今的學生不喜歡德育課,如何應對?

  全國人大代表、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方青說:“目前德育教育最大的短板,就是比較注重結果,缺少展開性的過程。德育更多是在體驗中、在生活中激起共鳴,形成認知,所以課堂中體驗活動要充分一些。老師說了不等於知道,知道了不等於有行動,課堂上要多考慮讓孩子體驗,並在生活中生根。”

  全國人大代表、湖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沈琪芳曾是中學教師,她說:“德育工作要‘走心’!時代不斷進步,學生特點也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需要與時俱進。德育應‘潤物細無聲’,為價值觀、人生觀正處於形成階段的青少年,營造積極向善的社會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師范大學校長杜衛說:“在大學課堂上,傳統灌輸式說教式的思想政治課學生不愛聽,但也有堂堂滿座的思政課,授課老師的秘訣在於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時下學生最關心的話題結合起來。”

  無論是面對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老師們面臨的問題都一樣,開出的“藥方”也類似:德育絕非說教和灌輸,要有心有愛,才能真正讓善心在孩子心底結出善果。

  在代表和委員們看來,常常挂在嘴邊的雷鋒精神,事實上就在我們身邊。公益活動、志願服務、社會擔當……這也是現在的孩子們需要學、應該學,也樂於學、容易學的東西。所謂的雷鋒精神,應該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我們在馬路邊隨手撿拾垃圾,暑天裡為快遞員遞上一杯涼茶,或者只是轉發一條尋人微博,街頭行走時給陌生人一個溫暖笑臉……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就靠近了那個偉大的靈魂。

作者:裘一佼 丁謹之 阮蓓茜     责任编辑:戴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