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6两会专题  >  风采

周洪宇:《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问题解读

发布时间:2016-03-08  来源:人民网

放大

缩小

  主持人:

  大家可能抛开了一些大的背景,单独来比较数字问题。

  周洪宇:

  对,个别的情况、少数的情况这不稀奇,但是总体来说,你只要看看现在这个社会上,总体来说学历高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他的收入水平还是要远远高于一般的蓝领工人。

  主持人:

  近些年流行一个词“史上最难就业季”,今年又是749万人,如何看待这样的就业季呢?

  周洪宇:

  确实今年749万人,是我们历史上大学生毕业生数最高的一年,我记得大概在五六年前,那时候也就才500多万,最近这些年按照控制在5%的增长速度,从500多万到600万,600万到700万,到今年的749万,这个数字确实非常高,有一年我在做节目的时候有网友问:“你认为,根据你的判断,这样一种现象还可以持续多少年?”我当时告诉他一个情况,我说持续多少年取决于几个因素,其中一个是出生人口适龄的学生,我们在读的学生的人数增长变化的情况,还有我们国家确实还面临非常特殊的情况。具体来说我们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着非常特殊的“三撞车”的特殊情况。

  主持人:

  怎么讲?

  周洪宇:

  所谓“三撞车”,其一是我们有大量的毕业生要就业,这个情况在西方国家叫做青年就业,这是我们国家现在比较集中的一种情况。其二是大批的农民到城里工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他们到城里来找工作,这种情况往往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经常发生的情况,因为他们高等教育不太发达,所以他们教育问题主要是农民到城里来找工作。其三,这种情况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少遇到我们还有成年人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情况,这三种情况在中国全部具备,而且在很短的时间段里同时并存,这在其他国家我基本上没有看到过,所以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使得我们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周洪宇:

  从政府解决就业的能力来看,从最近几年政府在报告里所承认要解决的就业人口数可以看到,前几年基本在800万、900万,去年是一千万,实际上超过一千万,我们去年实际解决的是1200多万人,你看今天上午公布的数字是1200多万人,我们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承诺要解决1000万人,我们看看刚才我们那个特殊的情况,加上我们大学毕业生又在749万,还要考虑理念的没有消化掉的那批大学生还有就业的问题,所以仅仅是大学生这块,基本上占就业的80%以上,那你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要解决,所以这些因素放在一起要做起来难度非常大。

  为此,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所以这次克强总理在报告里也提出来,要积极的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会,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创业、创新。

  主持人:

  平时我们总在说就业难,我们真的没有分解来看,这个难度真的是“三撞车”三层因素叠加在一起并且出现在同一时段,面对这样的重重困难,我们现在有样的措施来解决它吗?

  周洪宇:

  从报告里面来看,和我们平时观察到的政府所说的工作情况,从政府角度来说,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前几年还有政府出钱鼓励科研机构、高校,让一些学生到那去临时的做一些工作,做科研助理啊,政府出钱解决这批人,实际上也是给他临时性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的压力,不至于他一毕业就失业,这是给他们一个机会。最主要使得是给学生就业提供各种信息,提供各种就业的了平台,政府的劳动人事部门,大学生就业中心啊,积极的穿针引线,提供信息,也举办了很多各种招聘会,这是一种情况。

  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情况,政府不仅给他们就业提供机会,也鼓励学生创业,比如在武汉市,武汉市在东湖国家自主创业示范区就搞了一个青同汇,青是青年的青,同是同步的同,汇是汇聚的汇,也就是说年轻的人在这个地方相互交流创业的经验,来相互启发,同时成功的人士也给他们介绍经验让他们分享,政府还提供一些资金,鼓励他们,当然经费不是太多,另外鼓励金融机构、天使投资、风险基金支持他们,这是政府近年来的一些新的措施。

  主持人:

  今天在报告中提出的用创业带动就业。

  周洪宇:

  对,就是报告里概括出来就是创业带动就业。那政府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报告里也提到,学校也有学校的责任,就是在学校里面学校怎么开好创业课程,就是提供创业教育,告诉学生创业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创业?如何创业?创业当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创业的技能、方式方法,包括怎么与人打交道,防止受骗等等。

  主持人:

  不仅搭建了平台,还有有效的引导。

  周洪宇:

  对,这是学校要做的工作,近年来很多高校也都在这样做,当然国外有些学校因为这些工作做的比较久,也更有经验,我在2000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教授的时候,我也注意到,即使像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世界排名前十的一流的学校,他们也特别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应该说他的学生供不应求,但是实际上就像这样的学校,他在纽约也要发动他在华尔街的校友,还有其他部门的校友,包括法学的、包括金融的、企业的,给他们提供信息,所以我想我们中国更应该如此。

  主持人:

  现在说到创业了,大学生毕业去创业的比例或者是状况是怎样的呢?

  周洪宇:

  有创业愿望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要有勇气、要敢创业,同时也有一定创业条件的也不是太多,所以在目前毕业生里面,毕竟还不是太多。

  主持人:

  不是太多的原因主要在哪里?

  周洪宇:

  我想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学生本身,不是你想创业就创业的,还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不仅要有冒险的精神。

  主持人:

  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

  周洪宇:

  对,包括对学生方方面面这样一种能力,素质的一种检验。所以学生也会注意到这些问题,当然现在的这个社会环境有些方面还不是太好,所以这个也给学生创业有一定的障碍,包括有些地方有些政府部门、有些企业有些方面可能工作也还做得不到位,所以这种创业学生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作者: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