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6两会专题  >  声音

黄震委员:抓住油价触底窗口 适时推进原油期货上市

发布时间:2016-03-11  来源:人民政协网

放大

缩小

  “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的原油和成品油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供需缺口也越来越大,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至2015年首次超过60%。这也意味着我国能源安全保障需要找寻更多的方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黄震委员提出了着眼“一带一路”油气资源,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保障的观点。

  黄震委员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在全球的石油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应加强技术和资本的输出,一方面用中方企业技术优势取得东道国的信任与支持,有可能直接介入一些资源国的石油上、下游工业的某些环节,形成长期稳定的互补合作关系,并以此为突破口扩展海外原油市场开发空间,实现双赢;另一方面,也在沿线国家建立相应的炼油厂、发电厂等,直接转换为能源消费产品,造福当地居民,奠定双方长远合作基础。

  “趁油价低位运行时机,在全面评估沿线国家资源储量和地缘政治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加大资源的投资和并购力度,购买竞标一批新的权益油(气),分散我国境外投资风险,将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一个有力保障。”黄委员在着眼“一带一路”区域的同时,还提出了“本土市场”也当积极作为。

  为了我国能源安全有所保障,黄震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这也是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基本出发点,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油田开发成本,提高采收率,延长稳定期;另一方面, 既然我国在国际石油消费和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在油价形成机制中不应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应主动建立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最大限度的反映全社会对石油价格的预期,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争取在原油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黄震委员呼吁在目前油价相对低位的背景下,抓住油价触底窗口,适时推进原油期货的上市。石油企业应借鉴国际油企的经验,积极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对冲在石油贸易中的价格风险。

  

作者:顾意亮     责任编辑: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