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彩虹城
位于浙江省杭州钱塘江边的彩虹城社区,半开放式管理10年之久。彩虹城内道路全部对外开放,不仅如此,小区内还设置了步行街,所有人都可以进来参观,到商业街购物。目前,彩虹城已成为滨江区重要的商业中心
来到彩虹城,给《法制日报》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华丽。社区以南大门为起点,由南往北设计了一条精美的中央大道,将整个社区一分为二,并沿途设置步行街、祈福广场等商业带。所有人都可以来社区参观,到商业街购物。你可以沿着步行街一直走出社区到北侧的钱塘江边,也可以从东西两侧穿过社区到达对面的马路。
社区开放组团封闭
区别于传统的封闭式小区,彩虹城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小区。其管理措施为“社区开放,组团封闭”。小区内城市次干道和支路对外开放,整个大社区没有围墙。
通过开放式的园区道路设计,彩虹城又分成7个各具特色的居住组团。各组团采用了封闭式管理,每个院落里都设有服务室和保安室,配套相应的办公室、接待室、信息系统设备以及工作间。
“彩虹城环境很优美,现在春天来了,有空我就到处走走,小区里绿化做的特别好。步行街里各类店铺也都有,生活用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也是蛮方便的。”正在步行街散步的傅先生对记者说道。
谈起彩虹城的环境管理,物业部门负责人来建芳表示:“社区开放以后,人流量也加大了,物业部门通过增加保洁人员和加强对绿化区的维护。现在我们社区保洁人员就有60多人,比起封闭式小区,保洁和维护等力量的投资增加了一半以上。”
此外,记者了解到,彩虹城地上地下车位一共2800个。除地下车库固定分配外,地上的车位是可以共享的,其他社区的车子也可以停进来,但物业部门会收取一部分管理费。目前,车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彩虹城的大型健身场馆都集中在彩虹社区生态走廊,篮球场、乒乓球馆、健身房等健身馆所一应俱全,负责人董健龙告诉记者,“健身场馆都对外开放的,但是从来没有出现拥挤的情况。因为我们公司规定,使用场馆必须提前3天进行电话预约,这样也就避免了拥挤。”
安保升级治安良好
没有了围墙的保护,小区的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这也许是小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谈起彩虹城开放式管理,社区党总支书记沈莹宜说到,彩虹城从2003年建设到现在入住1万多人,已经成为滨江区最繁华生活中心。但是和周边的封闭式小区相比,开放的彩虹城社区治安状况很好,发案率也低。
社区开放以后人流量加大,但是安保从没出过问题。“我来这里开店一是看中了这条步行街直通江边,人流量比较大。第二就是安保措施到位,在这里开店很有安全感。”商业街超市老板辜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跟随彩虹物业负责人来建芳来到组团闻涛苑,虽有物业负责人带路,但保安室的工作人员还是对记者进行了详细询问和证件登记。来建芳表示,公司对进出组团人员有明确规定,安保人员对不熟悉的人都要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证件登记。
登记的间隙,记者看到一位胳膊上戴着红袖标的老人朝保安室走来。原来,老先生姓田,是一名退休职工,他是彩虹社区志愿巡逻队的一员,现在正值步行街晚高峰,田老先生要去“执勤”了。谈及社区开放后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田老先生摇摇头,“社区里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类似偷盗这样的案件了,我们志愿巡逻队也开展不定期的义务巡逻,现在社区很安全”。
庞大的安保队伍和先进的电子设备,让彩虹城的“围墙”固若金汤。“安保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人防和机防两种措施,有时候我们也通过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介质对社区居民开展一些安全宣传。”来建芳告诉记者。
彩虹城大社区是对外开放的,但每个组团又是封闭的。人防就是在每个组团出入口24小时设置双岗保安、在中央步行街区等位置增加安保力量和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维护。机防就是通过加装电子围栏和高清摄像头来提升安保系数。2015年,彩虹城耗费巨资对两个组团加装了电子围栏,在全社区新装300多个高清摄像探头,实现了园区全覆盖。
此外,彩虹物业还积极通过微信、微博等,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发送短信息、短微信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
和封闭式小区相比,开放小区最大的不同是安保力量的投入和公共设备的维护。彩虹物业通过增加保安和物业工作人员来提升社区总体的治安水平。据统计,物业公司现有保安80多名,而且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长。如果是纯封闭式的社区,安保人员至少可以减半,公共空间的维修投入也会减少很多。
近年来,彩虹物业在开放式社区的管理上,一直秉承“热情不减、服务提升”的理念,10多年来每平米1.44元的物业费从来没有涨过。而随着安保、保洁、电子设备等力量的持续投入,彩虹物业管理公司已经处于连年亏损状态。据彩虹物业财务部门统计,2015年,彩虹物业仅保安工资支出一项就达648万元,整个物业公司经营亏损达81万元。
完善设计治病城市
推广街区制,小区内道路实现公共化,可以解决路网布局问题,缓解交通压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但在民进会员、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看来,完善城市设计管理,才是治理“城市病”的有效举措。
赵光育介绍,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景观和特色风貌的精细化管理手段,它能更好地详细规划品种对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技术指标的管理,更强调对城市和建筑空间风貌的整体管控,强调对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要素相互关系的空间协调和景观控制。
目前,城市发展面临从外沿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型,早期城市注重量的规模开发,导致现今“千城一面”,城市特色消失、城市空间品质低下,难以满足市民对美丽城市、宜居生活的诉求,因此,要引入城市设计这一精细化管理手段,通过加强城市设计管理来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环境品质。
赵光育强调,针对目前城市设计法定依据不足、城市设计的系统性规范性不强等现状,要从依法行政出发,明确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出台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规程,建立起确定控规指标的制度程序和法律规范。
然而,目前来看,推广街区制和城市设计管理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缓解交通压力和治理城市病,确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杭州市滨江区区委书记詹敏表示,“大社区、小组团”是彩虹城开放式小区的管理特色,激发了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和自然环境相融合,这既是对开放式社区管理的一次有力探索,也是对物业管理的补充和完善,为推进街区制建设,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现代社区管理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