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朱永新就“职业教育发展帮扶农村贫困户脱贫”问题在云南调研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

放大

缩小

3月24日至26日,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率调研组在云南就“职业教育发展帮扶农村贫困户脱贫”开展调研。图为调研组在昭通座谈。

  “山沟里的职业教育如何做?”“怎么才能让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有没有典型案例?有没有经验可总结推广?”......

  3月24日至26日,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率民进中央调研组,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到云南省昆明市、昭通市进行调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云南省委会主委罗黎辉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召开了3场专题座谈会,对昭通学院、彝良县职业高中、昭通市农校、昭通市卫校、昭通市职教中心等进行了考察。

  在彝良县,调研组考察了一所占地仅有24.6亩,却开设了17个专业,有在校生3219人,就业率100%,就业稳定率40.2%以上的职业高中。“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条件最艰苦的职业学校,却在办学基础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贫困地区办职业教育的典型案例。”调研组的专家感慨。

  在昭通学院,调研组的专家指出,精准扶贫可以和免费师范生制度结合起来。职业教育要想“入口旺,出口畅”,就必须和产业、创业、就业对接起来。职业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解决好之后,中间的设施、师资等要跟上,必须以质量求生存。

朱永新在彝良县职业高中与学生交谈。

  在新建的昭通市职教中心,调研组看到了在基础薄弱、财力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前瞻性认识和整体谋划。

  朱永新在调研中指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的问题解决不好,脱贫的目标很难实现。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两个契机: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扶贫攻坚的要求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要做好职业教育的攻坚计划,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实训条件。要研究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思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劳动力转移来谋划;二是2020年之前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云南的高中普及率和普职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中阶段的增量一定要落在职业教育上。

  今年,民进中央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扎实推进农村扶贫供给侧改革”作为年度“大调研”的主题。职业教育发展帮扶农村贫困户脱贫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此次调研,是“大调研”之前的一次预调研。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邬志辉参加了此次预调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姜其和也参加了调研。

  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云南省委副主委汪叶菊,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白良,昭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杨桂红,昭通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昭通市委会主委赵洪乖等参加了调研。

  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主任杨杰,云南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政府研究室、省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昭通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赵海仙,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张永前,市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在当地召开的座谈会,介绍了相关情况,并与调研组交流讨论。

作者:焦静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