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佑铭: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发布时间:2016-05-10  来源:

放大

缩小

龙佑铭同志进行书画创作

  龙佑铭是民进会员,苗族,文博副研究馆员,2012年3月从贵州省文物局文物处调整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担任副主任,主持工作至今。为省政协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委员会委员。

  一、承使命敢担当——有较强的参政党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2012 年3 月,龙佑铭调任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作为民进会员、省政协委员,他表示:贵州非遗资源丰富,底蕴厚重,是多彩贵州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需要尽己所能推动贵州非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介绍,近两年贵州非遗中心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场有影响的非遗展演活动,其中包括在台湾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產展演”,2014马德里、2015莫斯科分别举办的“中国(贵州)文化年——多彩贵州非遗展演”……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產通过展演和文化交流走向世界。

  2012年10月,他主持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的重新编制和申报,为贵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现零的突破;接着,贵州开展了影响和引领了全国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制和出台。主持开展的《农业二十节气(石阡说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相关工作,该项目已列为2016年中国政府唯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2015年,他主持设计、建设、开放了面积为5000余平方米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该馆为全国第一个非遗综合馆,在国家层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聚群力成共识——积极建言献策,成效显著。

  从非遗教育到经费解决,从文化执法到非遗场馆建设,从建设非遗景区(景点)到兴建少数民族戏曲学校的建议;从生产性保护到实施传统村落保护计划;从运行好《多彩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到振兴传统工艺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他的提案始终围绕非遗保护的方方面面。

  2014年1月,他建议出台《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2015年4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其建议实施非遗传承培训计划助推脱贫,列进2016年省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月,龙佑铭“运行好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的建议作为“代表委员之声”,2016年省“两会”期间在“新闻联播”做了媒体采访报道。

  三、热心会务、双岗立功;

  他热心会务、对民进工作倾注了热情和汗水;作为省非遗中心法人,在双岗方面同样倾情奉献。由于他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形成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到省文物局、省文化厅工作后,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非常热心会务,热爱本职工作。该同志在文化遗产设计编制与项目申报、陈列展览、资源利用、科研课题、研究出版、项目论证评审、论坛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由于他的执着和努力,2009年7月,获第五批贵州省“省管专家”;2010年12月,获贵州省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2012年5月,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12年12月,获民进贵州省委优秀会员;2013年4月,获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文化交流贡献奖”;2013年3月,获贵州省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元月,获文化部优秀专家;2015年10月,获第一批“贵州省智力支边专家”;2015年12月,获省政协民宗委民族问题咨询专家。

  四、积极推动参政议政合作平台建设;

  2012年担任省政协委员后,积极参政议政,4年来提交了25份提案。积极参加省政协、民进贵州省委及各专委会、委员会组织的各种会议、讲座、调研和课题申报等等,积极推动参政议政合作平台的建设。

  五、积极推动参政议政品牌(论坛活动)建设。

  传统村落是贵州特色资源,贵州文化文物部门一直致力于民族村寨、古村落或传统村落的保护,提出和推进了贵州“百村计划”。他在基层和省文物局工作期间,参与了该项品牌的营建和推进。

  2013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登了一篇“侗族大歌,谁在唱,谁在听”引发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编制和实施;引发了“侗族大歌振兴计划”的推进,他主持和参与了该规划、计划的制定和推进。

  率先在全国编制并实施《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将“实施文化传承脱贫工程,培训多层次手工技艺传承人1万名”纳入2016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他是这一工作计划编制、推动的执行者。

  他及其团队组织的“多彩贵州·非遗展演”已经成为贵州走向世界的名片。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