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加强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工作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6-05-12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放大

缩小

  小麦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大面积发生,不仅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而且由于病原菌代谢产生的毒素在麦粒中积累,对人畜健康也会造成极大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冬麦区,之后逐步向北部麦区扩展。近10年来,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黄淮和华北部分麦区也有发生,流行程度渐趋严重,大流行频次明显增加,甚至连年暴发流行。据估计全国小麦赤霉病的平均年受害面积超过1亿亩(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强),每年因赤霉病危害损失产量约200~300万吨。

  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原因主要有:

  一、气候条件及生产方式。近年气候转暖,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易遇连日阴雾,高湿天气偏多,有利于赤霉病的流行发生。在栽培管理和种植方式方面,由于农作物秸秆大量还田,少(免)耕技术的推广,小麦-玉米、小麦-水稻复种模式提供大量小麦赤霉病菌源;水肥条件改善,小麦群体偏大,造成麦田温湿度高,也加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程度。

  二、麦主产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我国小麦主产区普遍将高产作为种植的首要目标,较感赤霉病的白皮品种南扩至江苏和安徽种植,而北部麦区所种植的小麦品种基本都不抗病,为赤霉病大流行埋下极大隐患。据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对全省35个主栽小麦品种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分析表明,中抗品种占11.4%,中感品种占54.3%,感和高感品种占34.3%,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

  三、传统药剂防治效果差。在我国用于防治赤霉病30多年之久的多菌灵以保护作用为主,对病菌毒素的产生无抑制作用,尤其是长期使用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研究表明,抗性菌株出现频率高于10%的地区,多菌灵的防治效果严重下降。

  四、防控不及时,防治技术应用不到位、农药质量不达标。赤霉病防治适期短,主要在抽穗扬花阶段。目前生产上农民种植的小麦品种不一致,播期不一致,扬花期有早有迟,打药适期不好掌握,技术指导难度大。同时,防治期间降雨频繁,农民普遍缺乏防治经验,防控技术不到位。少数农民心存侥幸心理,惜工惜本,在小麦扬花期,晴天不肯打药,雨天没法打药,而一旦发病拼命打药,错过了防治适期。此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含量和剂型不达标的劣质低价农药,政府招标或农民选购时片面强调低价,降低了防效。

  为切实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控水平,减少产量损失,保障品质安全,实现我国小麦赤霉病的持续有效监测治理,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工作。要组织科研、教学和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协作攻关,研究田间小气候与赤霉病流行的关系,抓好病害抗药性监测、小麦生育进程监测,提高病害预报准确率。

  二、重视抗(耐)病品种选育,优化品种布局。建议成立全国性的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攻关协作组,设立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专项经费,运用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和抗赤霉病育种的长期研究工作。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优化小麦品种区域布局,加大统一供种力度,压缩和控制高感品种盲目跨区引种。

  三、创新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新型高效杀菌剂。集成创新深耕灭茬、科学播种、合理施肥、沟渠配套等技术,创造有利小麦健康生长而不利于赤霉病发生的生态环境,提高植株自身抗逆能力;各级植保技术推广部门积极示范推广新型高效杀菌剂,同时,要研究用药时间、剂量、喷雾新技术,形成小麦赤霉病防治新技术及使用规程。

  四、加强宣传培训,努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下大力量抓好技术宣传、培训,让农民掌握好防治适期与关键喷洒技术。以资金补助、物资扶持、技术援助等方式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做到以村为单位,以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依托,全面推进统一防治,切实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降低危害损失。此外,要加强市场农药监管工作,确保防赤霉病药剂质量合格、药效显著。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