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化集智聚力工作机制

——重庆市委会推动参政议政工作主题和主线的紧密结合

发布时间:2016-08-15  来源: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放大

缩小

  参政议政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要体现在履行职能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上。近年来,民进重庆市委会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和引领,在参政议政工作中贯穿主线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动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提升机关服务能力,深化集智聚力工作机制,推动履行职能的过程成为认识国情、认同政治制度、增强政党意识、体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取得良好效果。

  一、在集智聚力工作机制建设中巩固参政党共识

  新形势新任务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解决参政党资源有限与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解决界别特点与全面参政议政之间的矛盾,必须依靠集智聚力工作机制。重庆民进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重心下移,密切联系基层和会员,切实推进地方组织与基层组织、专职干部与兼职专家、专门工作机构和会员广泛参与等多种互动,在集智聚力机制建设中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巩固参政党共识。

  把征集“金点子”活动推向基层,增强互动。百姓疾苦、群众呼声是参政议政的源头活水,以往重庆民进参政议政主要依靠“来料加工”,专职干部的间接经验多、直接经验少,能够直接接触一手材料的征集“金点子”活动也受限于举办次数较少、会员参与面较窄等实际情况。近两年,市委会把征集“金点子”座谈会由市委会层面推向区县(甚至支部)层面,召开频次大幅增加,会员参与面更加广泛。参加座谈会的会员以实职干部和经济、法律、科技、媒体等界别为主,会议不预设主题,但聚焦当前形势与热点,通常采取“神仙会”和头脑风暴的形式,鼓励自由发言,提倡辩论和观念碰撞,在讨论和争辩中形成真知灼见。会后工作人员整理筛选出“金点子”,再与发言人反复沟通、补充完善,由市委会提供经费、平台、渠道等支持,邀请他们主持或参与调研和撰稿工作,直至最终形成参政议政成果。实际操作中,市委会坚持把参政议政成果归功于提供点子的会员,给予奖励,激发了会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仅2015年,市委会就在14个区县召开征集“金点子”座谈会二十余次,收集意见建议400多条,形成立项课题、协商发言、提案、信息等材料80多份。在市委会的带动下,各区县也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神仙会”、“点子会”,有的区县组织还将座谈会纳入支部组织生活。基层会员普遍对这种做法持支持态度,客观上也激励着会员加强学习,自觉把专业和业务知识转化到参政议政领域中来,从实践中得到真知,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的角色认知。

  在集智聚力中发现“苗子”,挖掘人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市委会一直重视专委会、专家沙龙、民进之友、“名师团”、信息员等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设,但仍然面临不少具体困难和现实问题,比如“临时抱佛脚、个人包办代替、专干单打独斗”的现象时有发生,“用熟不用生”的惯行做法限制新人的涌现。在近年来的活动中,市委会有意识地邀请新入会会员参加,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发现了不少可用之才。随后,积极邀请这些会员参加课题组调研、专委会视察、专题议政会、材料讨论会等活动,给他们搭台阶、压担子,进一步培养锻炼。

  几年下来,市委会发掘了一批参政议政的“苗子”和“选手”,既是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又有投身党派工作的热情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在确定选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目前,有的会员补充进了专委会,有的会员已成为课题负责人和社情民意信息骨干,在参政议政领域崭露头角,推动了市委会整体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发展。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