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就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图书招标采购行为有话要说
1日上午,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收到两箱包裹。“这是什么啊?谁给我寄的?”他一边犯着嘀咕,一边打开了邮政纸箱,原来是满满两箱书。
朱永新随手拿出了其中的几本,看书名,都是儿童类图书,但翻看内容后,朱永新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价高质次、封建迷信、低俗暴力的内容,都在这些图书中有所体现。
“朱主席,您好,我是江苏省的一名普通群众。我在各个省的中小学招标数目里找到了这些书的名字,又自掏腰包买下了这些书寄给您,就是希望您了解下现在中小学图书招标的乱象,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希望您能给予关注。”纸箱里,一张纸条这样写道。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均衡基本达标”等一系列基础教育重大建设工程,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采购大量图书装备各地中小学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对中小学校园的图书质量良莠不齐,朱永新在之前的调研中有所了解,但如今收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招标书目,还是震惊不已。
“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探索的初步学习阶段,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极强,同时中小学生辨别能力不强,或者因为猎奇、或者因为学习压力大等原因,容易对封建迷信、低俗恐怖这一类作品产生兴趣。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形成负面引导,使其思想处于矛盾、混乱中,最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成长造成危害。”朱永新说,多数教育专家经调查研究的结论是:校园欺凌现象就与孩子接触的暴力影响有十分直接的关系。暴力文化影响学生的渠道之一即是通过不良出版物侵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另外,在中小学图书采购招标中的不法行为也屡见不鲜。许多招标文件要求是为某个意向投标人“量身定制”的,并乱设门槛,限制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在一些中小学图书招标采购项目中,指定书目很多都是由书商提供的高定价、低折扣的特价书。“此举直接导致并不富足的购书经费被这些劣质图书侵占,那些真正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思想性强、知识性强的书籍却进不了校园。”朱永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