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朱永新:民主监督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中国网

放大

缩小

  俞正声指出,政协民主监督是依据政协章程,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开展监督不是靠强制约束力,而是靠政治影响力。这种协商式监督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协商是方式和原则,监督是手段和途径,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是目的。

  俞正声要求,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着力对中共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强化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找准存在的困难、短板和薄弱环节,不流于现象表面,紧扣关键内容,精准聚力发力,努力从大局上、根本上、长远上提出务实建议。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谋划议题,坚持抓住关乎全局的主要问题,从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出发,选好议题进行民主监督,为分类分项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要通过扎实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要集成运用民主监督形式增强实效;要在平等讨论、相互尊重中形成合力,做到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

  俞正声主席的讲话,是历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第一次系统阐述政协民主监督的理论。

  此前,民主监督作为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三大职能之一,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经常是把民主监督寓于参政议政之中。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又正式把民主监督作为国家赋予参政党的重要职能,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就是民主党派对国家重大专项工作进行监督的新尝试。2016年,党中央委托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对部分省区脱贫攻坚开展民主监督,这是多年来民主党派首次对专项工作进行监督,第一次把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我们受到党中央委托,从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高度,以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为重心,明确职责定位、到对口省份开展调研,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中央,为破解改革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献计出力。

  俞正声主席的讲话篇幅不长,但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特别是协商式监督的表述,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新的创造,新的发展。这个讲话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延安对”。当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到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谈到兴亡的“周期律”。毛泽东告诉他,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跳出“周期律”的办法,这就是请人民来监督政府。只要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就不会人亡政息。

  下午开幕式结束回来,简单晚餐以后,6点多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记者赵新东和杨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记者龚牟和、《中国青年》杂志社的记者陈敏等,围绕全民阅读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谈。

  中午与冯骥才先生交流有些不过瘾,晚上8点继续他的房间交流。

  他讲述了80年代的许多人与事,讲述当年穿一身牛仔服去文化部,差一点被提名当文化部副部长的故事。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与行动路径,对他的人生情怀与睿智选择感佩不已。

  晚上9点跑步近一小时。

  有人喜欢跑步时带着耳机听音乐或新闻,我更习惯于在运动中思考,或者深入想一些问题,或者构思一些文章的内容,或者反思自己工作的得与失。

  10点后回房间。

  处理邮件,整理两会手记,与友人讨论问题,近12点休息。

作者:朱永新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