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言保护黑土地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放大

缩小

  黑土地是极为珍稀的农业资源,而我省黑土坡耕地因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大部分土壤有机质下降,平均含量仅为3.62%。”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首日,“黑土地保护”问题再次聚焦了我省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目光。“东北黑土区分布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且各地都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的共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杜宇新为第一提案人,与多位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保护好黑土地的建议》的提案,建言保护黑土地,除地方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外,国家还应从战略层面给予东北黑土区整体性关注和支持。

  数据说话

  黑土地“很受伤”

  黑土地到底有多受伤?我省全国政协常委何小平用一组数据给出了回答:“我省的黑土耕地面积占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0.4%,近年来土壤主要养分呈现‘一增两降’,每公顷有效磷含量增加13.0毫克/千克,全氮含量降低0.28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下降20.1毫克/千克。”他不无担忧地解释说,目前全省82%的耕地缺锌、70%耕地缺硼,同时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总量减少,活性也大大下降。

  委员把脉

  自然人为多因素诱发

  程幼东委员说,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我省水力、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1%。受历史存续和现实条件制约,全省仍有18%的国土面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

  陶夏新委员说,用养普遍失衡。农户普遍存在既得利益思想,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农肥,重产出轻投入。

  李文志委员说,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环节多有掣肘。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措施,深松整地等农艺措施,有机肥规模化生产等生物措施虽有成功经验,但集成不够,推广不力。

  周春玲委员说,黑土质量监测和预警还缺乏数据支持。尚未开展能覆盖全省的定点连续数据测量。

作者:郭铭华 那可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