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云:为传统艺术正名,为文化自信夯实基础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艺术市场》杂志

放大

缩小

  “我画的是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次提案中,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高云表示,我们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就要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政府、文化人和家长都有责任营造一个中国特色的审美追求,一种尊重传统、追求传统、弘扬传统的社会人文环境。

  高云以自己的专长中国画为例,“现在有些唯美类作品,只是追求视觉满足,平铺直叙,把大量精力花在了制作上。炫技派炫的技也不再是中国画的技,而是吸收或照搬了西方的某种表现样式的技。这两类画,可以是一种视觉美的艺术,甚至是相当不错的艺术品,但由于缺失了精神内涵,终究只能炫目,不能动心,失去了艺术精神的追求。今天年轻一代更加注重的是技巧、趣味和娱乐。反映在艺术创作上,则视传统为过时土旧,追求唯美和炫技,呈现出模仿追逐西方艺术概念与形式的倾向。”作为从传统走出来的艺术家和文化管理者,高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为之忧虑。

  本次提案中,他提出首先要为传统艺术正名。“要正确认识传统艺术,为什么?因为我们批判传统文化太久了,有些人已经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了。他们视中国画是旧的、保守的、落后的、过时的。因此树立文化自信是太有必要了。我们要为传统艺术正名,要为传统艺术唱赞歌。事实上,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文明的精华之一,是优秀的,高雅的,也是顶尖的。只有从认知与观念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肯定,才能为文化自信夯实心理基础。

  拿绘画来说,现在年轻画家对传统大都很漠然,甚至持有鄙视的态度。从审美追求,到表现语言已离中国画的传统渐行渐远。他们看不到中国画是国粹,是独树一帜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其次,领导干部、文化精英要为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鼓与呼。“发展传统艺术,精英要带头,从领导干部开始,各方面都应该关注、支持。对传统书画、地方戏曲、民 间艺术等展览、演出,领导应该主动去看、主动‘站台’。领导干部和社会精英的重视就是一种最好最有力的引导,传统艺术在大众心目当中就会有地位,受追捧,为文化自信奠定好社会基础。”

作者:高云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