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赵光育:建议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建议建立一所新的杭州大学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杭州日报

放大

缩小

  3月4日上午政协分组讨论会散会后,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拿着厚厚的一沓提案材料赶来赴约。大致数了数,有十五六个提案。

  没有雾霾和污水直观,但土壤污染的危害更大

  赵光育说,土壤污染的治理是他最关注的提案之一。“大家对雾霾的感受很直接,对水污染的印象也很直观。但是,土壤污染的危害更大,因为隐蔽性强,往往被忽视。”

  他说,这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交叉叠加,土壤污染的情形已相当严峻,而政府治理土壤污染的职能还未完善。

  “农业部门最容易发现土壤污染源,但没有治理的权限。环保部门有治理监督的职责,但往往掌握的情况有限。”赵光育说。

  因此,他建议在去年5月颁布的“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基础之上,加紧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在立法上明确“治理土壤污染”的权力和职责。

  赵光育说,希望在国家层面能成立一个土壤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都要参与进来,产生联动”。这个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编制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规划,制定目标任务、考核指标等,全面协调和指导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同时,他还建议把土壤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并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建议建立一所新的杭州大学

  赵光育另一个提案是建立一所新的杭州大学。

  杭州大学原来也是浙江地区的一所百年名校,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1998年四校合并,并入浙江大学。

  “我提出的重建杭州大学,不是想把老杭大再独立出来,而是建一所新的杭州大学。”赵光育说。

  新杭州大学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其文脉可追溯至之江大学。“这样,浙大以理工科著称,而新杭州大学以文科为优势,使浙江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文理并立。”

  赵光育认为,重建杭州大学的呼声自1998年四校合并以来就有,但以往条件并不成熟。现在,一方面在G20峰会之后,杭州的城市影响力增大,完全具备建立高水平的人文社科大学的能力。

  另一方面,全国的主要城市都有以“城市名+大学”命名的高校,除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传统名校外,深圳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等也在近几年内发展迅猛,而其中最有基础的杭州大学的缺席,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除了上述两个提案以外,赵光育今年还带来了强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实施、无人机的生产与使用的监管和促进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提案。

作者: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