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组热议学前教育经费支出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人民政协网

放大

缩小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民进组的很多委员看来,学前教育是真正教育的开端和基础。但是,在我国漫长的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学前教育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突出的教育短板。

  “在全面放开二胎的形势下,学前教育教育需要格外被重视,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7日上午的小组讨论中,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如是说。按照大会安排,7号上午的小组讨论内容是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正在报告中仔细寻找关于学前教育的部分。

  “找到了,今年学前教育的支出计划和2016年一样,是149亿元。”

  “钱数一样多,但怎么花还是要有讲究。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还存在着现实困难,按照‘保底线,保基本’的原则,钱应该主要投向这些地区。同时,要打破公办民办藩篱,建立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拨款制度。”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黎辉说。

  “还有一个方向,之前我们把学前教育的钱过多地投入到了幼儿园建设硬件上,没有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幼教待遇的提高,老师的水平不高,积极性不高,幼儿园的质量就无法保证。”朱永新表示。

  朱永新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幼教队伍中,有70%的人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44%以上没有大专学历。在西部城市和东部的农村地区,幼教的平均工资只有2000多元,很多老师没有编制,流动性很大。

  “2017年的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应多用在教师身上,大幅提高教师待遇,使幼师收入水平至少应与当地小学教师收入相当。改善职业环境,对长期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工作的学前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确保非编教师工资收入与在编教师逐步拉平,实现同工同酬。相关部门也要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教职工聘任制度实施细则’,明确聘任的程序、合同规范、续聘与解聘办法,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教职工各方的职责权利。”朱永新建议。

  城市与乡村均衡发展,数量与质量并重,学前教育的钱才会花得更有意义。

 

作者:吕巍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