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贺强、屠杰联名提案:三大建议解决跨境侨汇瓶颈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放大

缩小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屠杰当天正式联名提交了一份针对解决跨境侨汇服务瓶颈的“两会”提案。

  在“关于允许国内创新型金融服务商提供跨境侨汇服务的提案”中,两位全国政协会员表示,近年来,全球跨境侨汇流稳步增长。汇款资金流对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和均衡增长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推动更高水平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

  但是目前国内跨境侨汇,尤其是在汇入方面只有国内银行与传统的汇款服务商(如西联、速汇金)从事跨境侨汇业务,而且传统汇款服务商也需借助银行渠道展业。现在还没有政策允许非银行金融服务商(如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从事跨境侨汇服务,各种创新型金融服务公司难以进入,造成一系列问题。

  跨境侨汇渠道网络有限

  贺强认为,目前我国跨境侨汇渠道网络有限、用户触达受限。目前在国内,银行和传统汇款公司(西联汇款、速汇金等)是两大类汇款服务商,其中传统汇款公司也需依赖于银行网点渠道展业。由于实体渠道的高运营成本,大量低收入地区渠道网点有限,极大限制了汇款服务的触达人群。即使在能够触达的地区,大量用户也不得不到实体网点收取现金,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

  业内人士估测,通过灰色渠道汇入中国的汇款额甚至超过正规渠道汇款额。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务工人员走出国门,如何通过正规渠道有效满足外出务工人员将收入低成本、方便快捷地汇入境内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保障工作。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与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汇款接收国,2015年汇入印度、汇入中国的汇款额合计达到全球汇款额的23%。实际上全球跨境侨汇主要由发达国家汇往发展中国家,大量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汇款人为侨汇市场贡献了绝大多数收入额。而跨境侨汇市场90%的市场份额由国外大型银行、西联、MG等来自发达国家的汇款服务商占据,我国从事跨境侨汇业务的企业竞争力很弱。

  值得一提的是,新崛起的创新汇款模式中也没有任何一家来自中国的创新企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以Xoom、Remitly为代表的在线汇款模式成为全球跨境侨汇市场上继银行、传统汇款公司之外的一只重要新生力量。目前这种创新的汇款服务商已占据全球跨境侨汇市场约10%市场份额,但其中也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作者:     责任编辑: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