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盛小云:要相信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中国江苏网

放大

缩小

  出身苏州评弹世家,谈吐间透露着优雅和自信。全国政协委员盛小云自信的源泉,从她今天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就能看出端倪:“作为文化人要增加文化自信,作为中国人要增强中华自信,这也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待。”

  炒作绯闻伤害社会

  “文艺工作者担负着寓教于乐的职责,能在无形中影响社会,更要求德艺双馨。”盛小云认为,文艺工作者是大众学习的榜样,从事着神圣的工作,对自律有着极高的要求。

  谈到艺人与传媒的关系时,盛小云说,个别媒体为了博关注,往往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炒作名人私生活,以“搞臭”名人为己任,无形中在社会中传播了负能量。“无底线的炒作让社会产生道德焦虑,甚至让部分‘粉丝’模仿这些负面行为,对社会产生极大伤害。”

  传统文化离不开文化土壤

  谈到传统文化的发展,盛小云充满了感叹:“国家对传统艺术的支持力度很大,前辈们为经费发愁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 盛小云认为,当下良好的环境,要求传统文艺工作者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抓住契机,有所作为,努力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推广,盛小云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说,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都在不自觉中进行创新,只要现代观众喜欢的文艺形式,一定有创新因素在内。而推广传统文化不是盲目的,要因地制宜。她以苏州评弹为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苏式园林听评弹是非常有意境的,但是放在黄土高坡就缺少了相应的氛围。传统文化的推广离不开文化土壤的支持。”

  要相信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关于传统文化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的话题是近日热点。盛小云向记者分享了评弹艺术走进校园的经历:“年轻人对评弹的喜爱让人出乎意料,本来被老师拉数充场面的学生,听了表演竟深深入迷,表演结束意犹未尽,可见传统文化对年轻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盛小云认为,江苏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业界应当通过与校方合作的形式,让年轻人有机会欣赏精品传统文化。大量的年轻人第一次欣赏精品作品会被传统文化吸引、产生兴趣,自然达到传统文化修养的提升。

作者:袁媛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