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委员的执著与坚持
民进中央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张帆委员最后发言。他说,报告开头用“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这一句话对形势的表述,是非常重的,以前对形势表述没有用过这么重的话。大家都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严重程度。但我们感受到大部分人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环境比较平稳,说明党和政府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去年政协会议上,他代表民进中央做了大会发言,讲政府诚信问题。今年的报告提出“不能新官不理旧帐”,也是对去年大会诚信政府发言的回应,非常受鼓舞。张帆重点对创新和减负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联组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广大知识分子要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其实,创新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创新,也包括社会体制机制创新。除了具体创新外,还要强调创新文化。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不应该是恢复繁体字。中国的文字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历史,本身就不断包含着简化。汉代以后公文往来非常多,每个字多几个笔划,社会成本要增加多少。作为后人的理解不应该颠倒过来,应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因子。关于教育减负问题,从他参加两会开始,就不断有委员提出教育减负问题,到现在已经有15年以上,从大家的讨论中他感觉到现在这个问题大概还在原地踏步。他说,报告提到了“双一流”,其实在中国只有很少量大学可以参与“双一流”建设,既然如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否可以不写?大家都把孩子按进一流大学的方式来培养,所以负担才这么重。而且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导致很多孩子连学习兴趣都没有了,进了大学就不想再学习了。他建议对教育减负问题,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上午的交流讨论依然十分热烈,中间依然没有休息。
上午的会议结束以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记者王晓璇就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旅游进行了采访,本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只讲自己熟悉的教育文化问题,但是因为分管民进中央的参政议政工作,去年我们大调研的题目是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问题,也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离开会场时,在大厅见到了来自西安的一群小记者。他们也是会议的一道风景。他们问我带来的什么提案,当我讲到中小学图书馆的时候,他们抱怨根本没有时间去学校图书馆。结果变成了我采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