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立会为公 不辱使命
杨俊,1962年8月出生,大学学历,2007年1月至今担任民进保定市委驻会副主委,保定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保定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常委,民进河北省监督委员会委员。自担任民进保定市委驻会副主委以来,她迅速转变角色,面对新领域、新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党派工作中,立会为公、不辱使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搭建会员与组织联系的桥梁,时时刻刻不忘树立民进作为参政党的良好形象。
一、加强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党派市级组织的驻会副主委,面对近700余名会员,我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竭尽所能。”这是杨俊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十多年的党派专职工作中,她已深深认识到党派机关不仅是工作运转的枢纽,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更是展示参政党形象和风采的窗口,是参政党形象的缩影。驻会副主委的思想作风、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能力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党派机关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有时还代表着本党派地方组织的水平和精神面貌。所以她时刻不敢松懈,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想方设法解决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以一个无愧于新时期党派专职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考、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力争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勤于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担任民进保定市委驻会副主委后,杨俊如是说,如是做。为了保证保定民进的工作与时俱进,她不断“充电”,时刻加强学习,让自己的思想、行为紧跟时代步伐,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履职能力。一方面她通过书本、网络、报刊等媒体掌握国家大政方针、省情市情、统战理论及与党派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法律知识等;另一方面向党派成员学,党派成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有的是政治上有影响的代表性人士,有的是学术上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工作上有出色成绩的先进人物,因此在平时与他们的接触中,杨俊善于做个有心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和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她不仅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还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形式为会员学习提供平台和机会,多方联系和邀请民进省委、大学专家学者到保定开展理论辅导讲座、主题教育活动培训等,帮助会员提高理论素质水平,使机关干部和会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多党合作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并根据学习成果,组织机关干部整理编撰了《保定市民主党派20年》、《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经验材料汇编》、《保定市民主党派活动纪要》等学习读本。
三、建章立制,确保党派工作有章可循
杨俊经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驻会副主委后,她根据民进保定市委的现状和实际情况,首抓建章立制,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08年在全市民主党派中率先制定实行了《民主党派工作制度汇编》,对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文件传阅起草、各级会议职责、具体工作程序及会议制度、会务管理工作、机关工作和支部工作进行了详细规范,特别是《支部工作手册》的制定,明确了支部的年度目标任务,充分调动了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支部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各支部工作在协作中努力,在探索中创新,呈现出了勃勃向上的生机,制度在实际工作和行动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先进不断涌现,多个支部荣获民进全国、民进河北省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或专项表彰,几十人次获得民进中央和民进河北省委表彰。
杨俊说:“基层组织工作情况如何,关乎到组织对会员的凝聚程度;支部每一名会员的表现情况、精神状态,直接关乎到民进在群众中、在社会上的形象。”她每年参加支部活动数十次,每次都在活动中进行调研,除了宣讲大的形势和方针政策外,还利用参加支部活动增进与会员间的沟通和了解,把上级党派组织的思想和工作重点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滋润到每位会员当中。在五年一次的基层换届工作中,她带领全体机关干部不辞辛苦全程参与每个支部的换届会议并给与指导,所有支部全部平稳、圆满完成换届工作,顺利实现新老交替、政治交接。目前,民进保定市委共有26个支部,1个总支。
四、付诸实践,不断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参政议政是党派的命脉,是党派根本价值的体现。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职干部作用,增强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是杨俊重点关注和思考的。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工作理念,促使她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付诸实践,善于抓住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中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重心来安排民进的参政议政工作。几年来,先后围绕中共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的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中心工作,组织带领会员赴北京、天津等地积极开展调研活动。组织会员完成涉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调研报告158篇,35篇作为民进省委集体提案、省政协大会发言,5个课题作为民进中央立项课题;在各级“两会”上共提交建议、提案131件,集体提案38件,大会发言9篇,14篇大会发言和提案得到中共市委书记、市长批示。保定民进的参政议政工作连年被评为民进河北省特等奖、一等奖。
本人作为保定市人大常委,始终把建言献策当成第一要务,几年来,她多次出席中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举办的协商会、座谈会,先后就《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等坦诚发表意见,积极参加市人大组织的考察调研活动,向党委和政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她执笔的《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对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被民进河北省委选编进《民进河北省委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交流材料》,撰写的提案《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建议》、《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作为保定市政协全会大会发言被使用,并得到市委书记及市长的重要批示;本人先后被评为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民进河北省先进个人、河北省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等,多次荣获市直单位优秀公务员称号。
杨俊不仅在议政中为民发声,而且在社会服务工作中也为民努力着。在对满城区坨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中,她了解到坨南乡基础教育薄弱,希望与市里小学进行学习对接,回来后杨俊多方协调,共商主题,动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少精力,终于在2007年6月19日举行了民进保定市委与坨南乡结对帮扶活动启动仪式,就此拉开了为期10年的帮扶活动。十年间,杨俊组织机关干部和会员多次深入坨南乡,累计培训教师百余人;组织了八届140对“手拉手”同学和五届54对“手拉手”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先后为坨南乡明德小学捐赠电脑、打印机、课桌椅等教学用具;组织会内林业专家为近百名村民举办了3期果树冬季管理和修剪培训班;组织医卫界专家为师生和村民义诊等,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帮扶,坨南乡教育质量首次取得山区乡镇第一名的成绩。
五、明确目标,建设“阳光、高效、规范、和谐”的参政党机关
如果说驻会副主委是党派工作的参谋和助手,那么驻会副主委就是机关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自担任驻会副主委以来,杨俊就把建设“阳光、高效、规范、和谐”的参政党机关作为机关建设目标,通过两次公务员招录和对年轻干部加大选拔任用力度,优化了机关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扭转和改变了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业务培训和能力建设,机关形成了每周例会制度,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建立了尊重、爱护、关心干部的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机关干部的兴趣、特长,各尽其能;通过良好的沟通机制的建立及杨俊的率先垂范,在机关全部为女同志的情况下,实现了团结和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打造出了一个干事业、争作为、同担当、共风雨的集体;通过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购置了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使办公条件大为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杨俊的带领下,机关干部已经树立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团结意识,不管是深入调查研究,为领导班子决策提供意见建议,还是做好提案建议、会务报道等文稿的撰写上报工作;不管是深入基层、联系会员、指导工作,还是办文、办会、办活动,都能做到科学部署、精心安排,为领导分忧、为基层着想、为成员考虑,在全会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对保定民进机关建设调研时指出的:保定民进机关建设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实现了机关与市委会领导班子,与基层组织和会员的良性互动,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常言道,一个人的形象,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展示着一个人的素养。良好的个人形象,体现着对工作的热诚,彰显着对事业的担当;一级民进组织的形象,同样需要每一位会员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树立,需要每一位会员用全心为民的情怀和行动来彰显。
杨俊正是以一个民进专职干部的行动立会为公、不辱使命,既树立着一个民进会员的形象,也彰显着民进组织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