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谭嗣英:回首激情岁月 一世艺术情缘

发布时间:2017-05-27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放大

缩小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谭嗣英,都很难相信他今年已经八十二岁高龄了,身体硬朗,思维敏捷,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标志性的马尾辫被整理得一丝不乱,满头银发带给他的不是岁月的沧桑,更多的是老艺术工作者的独特魅力。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更是让现在的许多年轻人自愧不如。谭嗣英,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出监督、国家主任舞台技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曾任中国歌舞团演员、教员、编导、舞台监督、团艺委会委员,深圳大剧院副总经理,深圳市文化中心(音乐厅、图书馆)工程指挥部功能保障部主任,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中国演出家协会、中国剧场技术协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文化部艺术家联谊会、深圳工程师联合会等多个协会、学会任会员或理事,2009年荣获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年国家荣誉证书及奖章。

  “我参加了开国大典”

  我们的故事就从谭嗣英的名片说起……在谭老的名片上有一个头衔就是“新中国开国大典参加者”。 1949年3月,一直热衷参加各种进步学生活动的北京四中学生谭嗣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北大学(现人民大学)三部戏剧科。9月底,年仅16岁的他参演了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史诗《人民胜利万岁》。这部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创作的,凝聚了来自延安、东北老解放区的艺术家和华北新解放区艺术家近30人所组成的编导组的智慧和心血,创作了一部具有歌颂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型史诗歌舞。最让大家激动的是9月28日晚上,政协会闭幕、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和政协各界领导,兴高采烈地观看了表演。能在新中国建立前,提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台上的演员感到无比的幸福。而最让谭嗣英难以忘记的,却是演出后的一幕小插曲。因为后台很小,演出结束后演员们要在怀仁堂西院集合去后院换服装回校,西院的西边有一个带月亮门的小院是领导休息厅。晚上11点,当演出队伍整队完毕准备出发的时候,有两位工作人员举手示意队伍等一等,只见毛主席从休息厅走出来,他高兴地边挥手边用很重的湖南口音说:“你们演得好!演得好啊!”这时,也不知是谁带头,演员们一下子拥向了毛主席。谭嗣英排在队伍最前头离主席最近,情不自禁地和毛主席紧紧地拥抱,“我高兴得双脚不停地跳,一下子竟语塞得什么也说不出来,眼里淌着激动的泪水……”虽然在那以后的岁月里,谭老又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但印象最深最难忘的仍然是这次无言的见面。 1949年10月1日,华北大学全体师生参加了开国大典。华北大学的队伍被安排在旗杆的正南方4米处(护旗方阵),谭嗣英真真切切地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亲耳聆听到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由然升起。阅兵、群众游行结束后,广场中心各方阵顺序走过天安门城楼前,再向左掉头向西单前进。华北大学队伍点燃了火把,每个人都高举火把前进。当时彭真向毛主席报告“这是华北大学的学生,是为解放事业培养政治、教育、文艺专业年轻干部的队伍。”毛主席示意:让他们通过金水桥走近一点。立刻,广播里传来声音:“请华北大学师生队伍通过金水桥前进!”走过金水桥时,队伍前进得越来越慢,毛主席就在很近的城楼上,大家都多么想多看一眼毛主席呀……谭嗣英跟着队伍大声高喊‘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最后连嗓子都喊哑了。毛主席回应大家:“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这声音久久回荡在夜空。

作者:粟禹荣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