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

发布时间:2017-06-20  来源:常德日报

放大

缩小

  圈内圈外称赞 好评如潮

  吴碧霞还只有十六七岁时,就有不少的观众惊呼她是“小彭丽媛”。尽管这是对她的一种高层次的赞赏,但她却不愿意接受这个难得的昵称,“不,我就是吴碧霞”。她不希望荫庇于别人光环笼罩的阴影之下,演唱事业是艺海无边天外有天,她要做吴碧霞第一。

  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10多年来,她一步一步地接近了心中的彼岸,她成功了!这当然用不着她自夸,圈内圈外的专家学者们、观众听众们早已对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除了奖杯、奖牌之外,我们再来听听各方人士对她的评价吧——

  对于吴碧霞的演唱,圈内同行几乎有共同的感受,并不得不佩服:吴碧霞的发音自然流畅,不做作,音色明亮柔和,音质纯净,穿透力强,行腔委婉,悠柔甜美,吐字清晰亲切,气息的掌握运用灵活自如,具有强音的爆发力和弱音的控制力。她既能演唱轻功清脆的花腔,又能演唱声音连贯、饱满有力的歌曲以及说唱性质的歌曲,真是音乐界里的一个全才和奇才!

  1996年吴碧霞参加全国声乐比赛,唱完曲目,刚走下舞台,就被10多位声乐同行围住,争相与她合影留念、交谈。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一位资深声乐家眼含热泪对吴碧霞说:“你的演唱很有特色,我为你的老师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你一定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石惟正评价说:“吴碧霞的演唱感情灌满了整个歌曲,她是在用自己的理解唱作品。”

  邹文琴、金铁霖、郭淑珍是吴碧霞演唱事业中的3位恩师,最了解吴碧霞的莫过于他们了,他们无限欣慰地说:“吴碧霞用功、刻苦,又善于动脑子,心理素质好、悟性高,是一个真正用心唱歌的人。”

  著名的歌唱家吴雁泽、李谷一、李光曦、关牧村等都认为吴碧霞的演唱风格走的是一条标新立异之路。

  1999年5月15日,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艺术院校展演周上,吴碧霞受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夸奖,懂音乐、会弹钢琴的李副总理握着吴碧霞的手高兴地说:“你唱得很好,吐词字字入耳,很清楚,字正腔圆,不需打字幕。《花木兰从军》唱出了新的韵味,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对于吴碧霞的演唱,不仅中国人感觉好,外国人也一样的喜欢听。还是1991年时,吴碧霞在一次外事活动演出中 ,当着上千的黄头发、蓝眼睛唱了起来,一曲唱完,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大家一再要求她连唱了3首歌才允许退场。许多外国朋友跑到吴碧霞身边说到:“Wonderful!So Beautiful!”(太美了,太精彩了!)

  美国马里兰大学声乐系主任卡门教授来中国讲学时听了吴碧霞演唱的歌剧《茶花女》选段之后,露出欣喜的笑容,不住地称赞:“太精彩了。”

  在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中,吴碧霞演唱了10首中外曲目,每唱完一首,现场观众都为她热烈鼓掌。美国评委评价她:“她本身就是音乐。”俄罗斯评委认为:“她是舞台上的天使。”

  2001年12月13日,吴碧霞在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国际歌剧节上饰演歌剧《弄臣》中女主角吉尔达,在长达3个小时的演出中 ,外国观众感到十分惊诧,形容吴碧霞的演唱是“天上传来的美妙声音——来自中国。”

  也正是吴碧霞的突出,我国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艺家以及俄罗斯、波兰、西班牙等国的新闻媒体共100多家先后对吴碧霞进行了报道和推介,她被誉为音乐界“中西合璧的夜莺”。

  吴碧霞成了音乐界的红人和名人!

  手执教鞭歌唱 正是春天

  吴碧霞的成功受到了社会的青睐,当然也得到了养育她的母校的认可。后来,她光荣留校,成了中国音乐学院一名最年轻的教师。从学生到教师到教授,她的角色似乎已经转变,但她的追求却一直没有也不会改变!

  她告诉记者:“我从走进中国音乐学院的那天起,就已经决定唱一辈子歌了,我为歌唱而生。我研究和实践西洋唱法并不是为了出国,目的是洋为中用,为推动中国的声乐事业作贡献。我父亲是唱花鼓戏的,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对中国民族音乐有感情。尽管我现在对外国音乐有一定的理解,但我觉得还是中国音乐最动听。现在中国人学外国音乐的很多,却没有几个外国人学中国音乐,如果有一天,外国人以学习中国音乐为时尚,积极参加中国音乐比赛,那就说明我们的民族音乐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正为这一天的早日到来而努力奋斗着。”

  说得多好啊!

  前些年,在物欲横流的时候,大凡有了点名气的歌手都忙于走穴、赶场捞钱。有朋友也曾告诉吴碧霞,说有位歌手到西安体育场开演唱会时,一场的收入就达到7000万元。吴碧霞听后一个劲儿笑,脑袋一歪,像个卡通娃娃做出鬼脸,特别真诚地说:不和他们比这些,我走自己的路。看得出来,吴碧霞一点儿也不装,坦坦荡荡。她也需要钱,但是绝不在金钱面前倒下。她渴望辉煌,但是永远追求最高端的艺术精髓。因而,她谢绝了朋友劝她出名了应把握机会多挣点钱的好意。

  她耐得住寂寞,背负使命感,在事业上认认真真工作,做自己的学问,不断探索和追求。直到今日,她仍保持着每天练唱3个小时的习惯。

  她认为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国度里,任何一个不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一心捞钱、沽名钓誉、不学艺、不精艺、不务正业的演员终将被人民所唾弃。只有德艺双馨的演员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难怪北京文艺界的一些人说吴碧霞是一不讲票子、二不讲架子、三不讲场子的“三不”歌唱家。

  2004年,吴碧霞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演员奖, 2007年,她荣获第二届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她还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专门为吴碧霞做了访谈专题节目。

  可以这样说,按吴碧霞的演唱水平,一顶顶桂冠早就应戴在她的头上了,她也早就该红透全国了。

  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面对一束束鲜花和一次次掌声,手捧着一本本获奖证书和一个个奖杯,吴碧霞没有忘乎所以,没有冲昏头脑,她是冷静的,她是清醒的,她懂得每一次演唱都是一次冲刺,每一次获奖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她脚下的路还很长,她要做的事还很多。她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歌唱家,她真诚地盼望有那么一天,中国能够举办中国民歌的国际比赛,让世界人民都来唱中国的民歌,让中国的文化艺术真正走向世界大舞台!

  这一天,或许已经不远了,她坚信!

作者:帅泽鹏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