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基层委员会:立足本职 发挥优势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民进基层组织
民进中北大学基层委员会作为高校民进基层组织,具有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双岗建功。
一、潜心科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中北大学的前身是“人民兵工第一校”,有着深厚的国防军工特色。民进中北大学基层委员会中的多名会员是中北大学微纳米器件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该中心研制的“黑匣子”数十次为我国新型航天器、导弹、运载火箭、宇宙飞船、卫星等提供准确的运行参数,为国家航天航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他们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了SCI论文62篇,出版了学术著作5部,获得发明授权4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励多项、有“杰青”、“优青”及“三晋人才”等人才项目。
二、献身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基层委员会的会员大部分是大学教师,担任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论文指导工作。作为大学教师,他们不仅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而且研究如何教好每一个学生。例如,会员陈俊芳老师和李军老师,坚持利用自己的语言特长在节假日辅导学生。外语角(英语、韩语及德语)活动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李军老师开办的图书交流区实现了书籍的高效、节能应用。会员冯亚琴老师坚持成果导向教学,通过汇演、专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声乐综合素养。会员们在教学岗位积极教书育人,教学成果丰硕。编写了教材多部,主持了教改课题多项,获得了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多项教研成果奖,指导学生参加了多项竞赛并获奖。
三、坚持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
基层委员会始终注重理论政策的学习,不仅积极选派会员参加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省政协、民进中央、民进山西省委会、校党委等有关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种培训调研活动,还踊跃参加学校思政专业和其它民主党派举办的相关讲座,并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及时组织会员学习时事政策、会章会史、党派理论。会员们还积极申报统战理论课题,将学习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近三年来,基层委员会每年都有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的课题立项,为中北大学连续两年获得高校统战先进集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吸引优秀人才,加强组织建设
基层委员会不仅注重会员数量的增多,而且注重会员素质的提高。积极吸引德才兼备、政治素质好、专业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加入民进;同时,注重对会员的教育培养,使他们在组织的关怀下快速发展,成长为各领域的拔尖人才。目前基层委员会已经由最初的8名会员,发展到26名会员。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1名,省政协委员2名,区政协委员1名,民进省委会副主委1名、省委会委员1名,民进省委会专委会委员5名;会员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19名(博士12名,硕士7名),教授8名,副教授11名,大学校长1名。
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职能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基层委员会积极参加各级政协、统战部、省委会等有关单位组织的会议和活动,通过科学调研,提出了几十项合理建议。其中有些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书面答复,有些建议被相关单位采纳,有些建议受到了民进山西省委会表彰奖励。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职能的延伸。基层委员会积极号召会员回报社会、服务他人、奉献自我。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研讨会、举办讲座论坛、进行免费教学、参与地区科技扶贫。此外,还积极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只要有机会,基层委员会的每位会员都会义无反顾、自觉自愿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办事程序
制度建设是基层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基层委员会的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先后制定了领导班子议事制度,会费缴纳制度、会章管理制度等实施细则,完善了会员考察入会程序,建立了基层委员会经费专人管理财务制度等,这些制度,都促进基层委员会各项工作有序、规范、阳光的开展。
总之,民进中北大学基层委员会全体会员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在省委会的领导下,在校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省委会和中北大学及校党委的中心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今后将继续按照“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双岗建功,努力把民进中北大学基层委员会建设成为有特色、有活力、有影响的省直属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