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绵阳市游仙区基层委员会:务实求新 科学履职

发布时间:2017-09-14  来源:

放大

缩小

  一、基本情况

  1993年,民进游仙支部成立,2009年,成立总支部,2014年,升格为基层委员会。目前,委员会委员职数13名,其中主委1名,副主委4名,下设机关支部、文教支部、财经校支部等3个支部,会员已发展至55人,男会员21人,女会员3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32人,高级职称8人;平均年龄46岁,70后11人,80后8人,90后2人;行政机关11人,教育、文化界别29人,经济界9人,社会新阶层2人。

  二、组织建设

  近年来,民进绵阳市游仙区基层委员会始终坚持“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建设学习型、活力型、务实型组织为抓手,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履责水平,先后荣获四川民进优秀基层组织等荣誉,30多名会员荣获国家、省、市、区多级表彰。组织建设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抓好“三个落实”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是落实学习制度。民进绵阳市游仙区基层委员会以创建学习型参政党基层组织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习制度,通过落实学习制度促学习。每月组织总支部成员进行一次2小时以上的专题学习,通过读书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会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民进会章,提高理论水平;每季度召开基层委员会委员扩大会议,对基层委员会、支部工作进行总结和学习部署;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员大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抓好学习引导,对基层委员会工作和学习进行评议,浓厚了基层委员会学习氛围。

  二是落实培训机制。建立了依托党委统战部门、上级组织为主,专题学习会为辅的培训机制。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给会员们创造到社会主义学院、地方高校学习的机会;踊跃参加绵阳市统战部主办的“同心大讲堂”、区委统战部的党外人士培训班,今年以来,已组织15人次赴上海复旦大学、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四川大学、井冈山学院、绵阳市委党校等地参加由民进四川省委、绵阳市委统战部、游仙区委组织部、统战部组织的相关培训。有效的培训机制,为基层委员会成员拓展学习领域、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创造了良好平台。

  三是落实联动机制。基层委员会将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作为深入学习的有效载体,在强调内部纵向交流贯通的同时,积极发展外部学习联动,与建工总支、安州区支部、三台县支部等先进组织就会务工作开展学习交流,共同展开学习活动。积极与致公党支部、民盟支部等兄弟组织联合开展了“学习贯彻四川省第十一党代会精神大会”,信义游仙建设考察学习会等活动。

  (二)抓实“两个创新”建设活力型组织

  一是创新思想建设。近年来,游仙区基委会将思想建设融入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组织活动等会务工作中,紧扣游仙特有的信义文化,在不同时间节点先后组织开展、积极参加了走进“四川川北监狱”警示教育、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民主促进会建会70周年、绵阳建市30周年“书画作品联展”、民进绵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民进绵阳市委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的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加会员之间的互动,在凝聚人心中,不断增强会员的政治角色意识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引导和支持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为履行职能服务,为游仙基委会在社会奉献道路上奏出属于自己的激扬乐章筑牢了思想基础。

  二是创新激励机制。根据支部成员年龄及能力上的多样性、复合性,积极发挥各成员的工作能动作用,形成了基层委员会主委统一领导,副主委分工负责,各支部和全体会员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事务决策和工作推进上强调全员认同、全员参与,增强队伍内部的凝聚力、认同度及归宿感。根据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激励作用,并大力强化激励机制,让人才登上发挥的舞台,形成了“团结民主,垂范在先,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仅2016年就有18人因本职工作成绩突出或省、市、区表彰,通过卓有成效的队伍建设,支部会员结构持续优化、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双岗建功成效显著。

  (三)抓牢“一个根本”建设务实型组织

  “一个根本”,就是履责能力建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强化作风建设,社会服务纵深开展。近年来,该基委会紧紧抓住“树形象”工程,开展“转作风”活动,要求全体人员大兴“务实,求新,激情,奋进”的良好风气。今年,基委会要求全体会员本着关注民生要实,服务态度要实,为民服务要实的原则,投身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参加了民进绵阳市委主办的“我为脱贫攻坚做奉献”活动,为民进市委联系帮扶的贫困村龙安镇莫鱼沟村募集产业脱贫发展资金近万元;为“进东”合作的东林乡3个贫困村协调基础设施资金20余元;春节、端午节深入联系帮扶的东林社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并如过去多年一样,继续开展送文化到社区和春节送春联活动;各支部每月一次与服务对象交心谈心,精准“对口”帮扶,20多名会员自发组织到魏城镇青林村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建立了游仙民进爱心基金,为贫困学子送上一份爱心,也让每一位有爱心的会员有机会投身公益,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收获关爱;多次开展活动,为茂县山体垮塌、患病教师献爱心等募集爱心,筹集物资,会员们均积极踊跃参与。其中,民进会员杨烜热心公益,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荣誉称号,并坚持多年爱心助学,他的事迹《行善家风温暖求学梦》被游仙区“百姓故事会·家风家训专场”采纳并进行了宣讲。

  二是强化履职意识,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升。我委始终秉承民进人“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关注重大发展问题、关注民生热点,建真言、献实策。民进游仙基委会有市人大代表1人、区人大代表2人(其中,区人大常委1人),区政协委员8人(其中,区政协常委4人)。会员们利用参加会议、视察调研、行风政风评议等途径,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城乡统筹、国家科技城建设和幸福美丽信义游仙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事项和“两个一号工程”、军民融合、精准扶贫、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助学、就业促进等方面,积极参政议政,履行职责。

  在去年市区两级“两会”召开期间,提交了《关于在游仙设立临时摊区的建议》、《关于凤贯路亟需维修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师资培训的建议》、《关于政府宣传部门加大职教政策宣传力度,重塑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提议》等建议。其中《关于加快我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今年,民进游仙基委会还与民进绵阳市委共同承担了民进省委会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课题《关于发展品质农业的对策及建议》,围绕农产品安全、品质这一重要课题开展专项调研,调研报告上报民进省委、市委及区委区政府,活动一致好评,为我市乃至我省品质农业全面发展贡献了游仙民进一份力量。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