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市第九中学支部:克传弓冶温润而泽

发布时间:2017-09-15  来源:

放大

缩小

组织简介:

  民进天津市第九中学支部成立于1951年,是民进南开区首个基层支部。现有在职会员12人,会友5人,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职称。支部多次被授予民进中央、市级、区级“先进支部”称号。

  民进天津市第九中学支部为更好地落实统战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参政议政年度工作主题,在挖掘支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关注随迁子女受教育的需求,学习与活动并行,凝聚支部的力量,不断取得新实效。

  一、坚持学习与实践同行,研究随迁子女教育需求

  九中支部继承和弘扬民进优良传统,加强支部建设。2009年,支部结合自身资源特点,确立了以“温润而泽,长期帮扶随迁子女”作为支部为社会服务的定位,着力加强随迁子女教育需求的研究,完善支部工作计划,坚持以“新作为”巩固“老阵地”。

  随着天津老城区改造,位于天津文化发源地文庙与鼓楼附近的第九中学,迁至天津市区最南端外环线附近,发展为小、初、高一体校,小学和初中生源以近郊学生和随迁子女为主。如何将深厚的文化更好地传给城郊接合部的学子,一度成为九中支部研究的主题。

  通过调研,支部发现:大多数随迁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高,有的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条件限制,课余时间将孩子放在私人托管中心辅导作业的较多,对作业之外的学习基本不顾及,不看重孩子将来的学历。大多数孩子动手能力强,小学年纪已经可以参与父母店铺的经营。

  在研究随迁子女成长的工作中,支部发现这些孩子的校外受教育状况亟待提高。这不是简单的一句“知识、素质有待提高”可以体现,而是如何开阔眼界、丰富学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长期学习。支部经过学习讨论,决定从艺术教育开始,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对审美的认知,通过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唤起家长对孩子自身才华的认识,加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

  二、将关注帮扶随迁子女学习纳入支部十年计划,在工作中培养会员

  九中支部邀请曾两度赴西北支教的老支部主任作顾问,凝聚大家的智慧,制定了帮扶随迁子女的十年计划。

  2009—2011年,以九中小学部为试点,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艺术的展示的热情,对审美的求知的兴趣,提高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艺术的能力。2011—2013年,组织活动,初步向家长展现孩子的学习成果。2013—2015年,以艺术教育为主,逐步丰富教育内容。2015—2019年,关注学生不同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素质领导和嘉宾参观画展与涵养。

  最初的三年属于开拓耕耘。在党组织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支部每一位成员从不同角度对孩子进行培养:具有浓厚家乡风格的绘画、剪纸、脸谱、皮影戏等作品是培养随迁子女感情的基本课程,支部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手把手、一对一的辅导,孩子们回到家中坚持自觉学习,一步步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支部坚持“温润而泽”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与学生共同学习,在寒暑假和学生保持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支部以家长、师生日日可见的四层学校长廊为平台,定期为学生举办展览:年级画展、个人画展、家乡风貌画展、剪纸等民间美术展览。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成终篇之准,支部意在笔先,以美术作为触点,激发了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天性,也在数年的坚持中加强了学习型支部建设。

  三、展示支部工作成果,激发会员双岗建功

  为了对外展示九中支部关爱随迁子女课外自主学习活动的成果,2013年秋天,支部成功举办了以“随迁子女艺术天分的教育与发展”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邀请天津市民进领导、社会各界文化艺术人士及媒体参加系列艺术画展。期间,共展出孩子们三年多来近千幅作品。孩子们还现场作画、雕刻、表演皮影戏。活动不仅展示了支部数年来脚踏实地的工作成果,也带动了南开区乃至全市基层支部的活动热情,得到民进市委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唤起了社会对随迁子女教育的重视。

  图为领导和嘉宾参观画展

  九中支部多次与南开区文化馆支部交流研讨,努力构建文化馆的艺术教育基地,联手为师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与艺术家沟通交流的机会,让随迁子女能零距离接触艺术。

  2014年,民进南开区委会、南开区美术教研室、天津市第九中学、民进九中支部共同举办了“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现场近百幅艺术作品及其作者与各界人士见面,并在校园展示一周,学生及家长得以与艺术品零距离接触。更有艺术家现场挥毫作画,使学生真真切切看到了艺术品的诞生。青年艺术家刘刚老师为大家作讲座,意犹未尽的学生还现场参与了油画的创作。随迁子女在活动中也展示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给与会的两百多名嘉宾和南开区的美术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中,九中支部每一位会员都展现了积极阳光的风貌,坚定了服务随迁子女的初心,激发了会员双岗建功的热情。

  四、将随迁子女的教育视为己任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素质教育问题,对于推进教育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给了多年坚持呵护随迁子女的九中支部极大的鼓励。

  支部在活动中首先是做好规划设计。针对外来人口逐年增加、流动频繁等因素,科学预测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和变化趋势等,将随迁子女文化资源等纳入支部发展规划,并进一步将规划前移至小学一年级阶段,让随迁子女上学伊始即能享受民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还丰富教学课程。综合考虑在校学生数量和教育发展需求等因素,合理增减辅导内容。支部通过南开区青联搭建的平台,与中国(香港)龙之风采·私塾国际教育集团联合,研究为随迁子女做公益家教和公益艺术家教的活动,希望随迁子女进一步开阔眼界,获得更加优秀的发展。

  民进九中支部是一个学习型支部,在今后的成长中,更会是一个进取型支部。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