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贵州民族大学支部:开展校园足球技术支边  助力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7-09-18  来源:

放大

缩小

  组织简介:

  民进贵州民族大学支部是民进贵州省委会直属支部,成立于1982年,现有会员49名,都是贵州民族大学教学骨干,其中处级以上干部9人,具高级职称35人。2015年支部被民进省委会评为先进支部。

  民进贵州民族大学支部在民进省委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利用优势服务社会,积极开展智力支边活动,如对麻山地区紫云县的羊场中学的对点帮扶, 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沙寨中学的对口帮扶。特别是近两年持续开展的足球进校园活动,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同时对支部的组织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5年11月支部赴沿河建立足球基地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正式印发。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校园足球发展的工作目标: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2025年全国建设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0个左右的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

  贵州民族大学具有校园足球发展的深厚基础,是贵州高校的冠军队伍。民族大学支部结合学校的实际,联合社会团体对贵州边远地区进行校园足球的专项技术支边,这是对足球欠发达的边远地区的精准扶贫,是一项接地气的公益活动。支部经过详细的可行性分析,选择沿河县作为技术支边实施地。

  2015年10月,民族大学支部派两名会员前往沿河县进行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研,并与沿河县教育局建立工作联系,初步拟订技术支边的具体方案。11月支部联合社会团体首次对沿河县进行校园足球技术支边。

  活动中,支部与沿河县主管教育的县领导和县教育局领导、学校师生就贵州省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进行交流,并讨论校园足球技术支边的活动内容及操作方式,制定具体方案。支部与沿河县板场中学共建“校园足球实践基地”,向板场中学捐赠了足球运动器材,并与师生进行了校园足球实践交流。

  在此基础上,支部进一步加大技术支边的力度,拓展支边的范围,协助沿河县教育主管部门初步建立校园足球业余训练体系,明确接轨贵州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校园足球推广计划。

  2016年4月8日,沿河县教育局下发培训文件和培训方案,决定于2016年5月5日至7日开展三天培训工作。

  民族大学支部积极认真地准备培训工作,邀请贵州民族大学足球教练三人,与协作单位一道准时前往,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了培训工作。本次培训工作有以下特点:

  1.培训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培训场次多。全县体育教师集中培训,城关学校组队参加实践学习;各乡镇组一到两个队参加实践活动,便于后期的推广工作。

  2.培训学习着重解决开展校园足球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开展了“青少年年龄特征与足球技战术训练特点探讨”和“十一人制和五人制足球裁判法的异同”专题学习研讨,随后在城关镇两个校区和思渠镇小学进行学生队伍参与的实践学习。

  3.组织效果好。这得益于沿河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重视和组织有方。这次培训活动采取课堂理论授课结合现场实践的方式,使参与的师生边学习边实践,教学零距离互动,培训收效明显。

  4.支部对培训活动准备充分。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培训教师,临场示范,现场解说,现场交流,同时培训教师带去了国际足联最新的多版本《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并留下了培训资料和《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电子版,供县教育局组织广大教师进一步学习。

  5.活动得到了社会团体的有力支持。活动全程将由《当代贵州》编辑成宣传册,在媒体上对沿河县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6.支部注重组织社会团体加入到支边活动中来,拓展支边的范围,以精准扶贫的方式解决校园足球发展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

  有了对沿河县进行的校园足球技术支边活动的成功经验,民进贵州民族大学支部将会进一步面向基层,通过努力,以技术精准扶贫为方式,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