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与发展需求
——民进中央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小记
初秋的湖北,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已经弥散出清幽的桂花香。
2017年9月6日至7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节发展论坛在坐落于桂子山上的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教育人,再次为教师群体的发展鼓与呼。
这已经是民进中央第10次在教师节前夕举行这样的论坛了。
“我们创办论坛的初心,就是在为教师们庆祝节日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到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上,促进党政决策机关和社会各界给予教师发展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言辞中透着深情。民进是以教育为主界别的民主党派,全国15万余会员中,有三分之二工作在各级各类的教育岗位上。长期以来,民进一直坚持将教师发展作为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领域,隆重庆祝教师节已成为民进的传统。
“我们希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严隽琪的一番话博得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一天半的会议,既有对乡村教师现状的忧思,又有对未来教育的憧憬。既有对比国际教育带来的思考,更有让中国教育发出世界声音的决心。
“2030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如何探索面向教育2030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师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应该达到怎么样的专业水准,教师教育自身应该如何变革,必要的制度保障是什么,现实路径在哪里?”……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教育决策者面前,也摆在教育专家和教育智库者面前,更牵系着广大民进人的心。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十年来之所以有这样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直面问题。
和其他高端论坛不同的是,此次登坛演讲的,除了教育界专家外,还有躬耕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及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大四师范生。
邀请多方面人士的参会研讨,和主办方“贴近教师”的办会理念不无关系。据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介绍,历届中国教师发展论坛的主题皆由民进中央与承办和协办单位的有关专家反复协商确定。近年来,中国教师发展论坛更加接地气,开始和各地师范大学合作,并让师范生以及一线教师参与进来。“这样的调整,为了更加凸显庆祝教师节节日的意义,更加贴近在职教师和准教师队伍,致力于在师范院校层面倡导师范精神、弘扬高尚师德、传播现代教育理念。”朱永新说。
于是,更多的优秀教师及“准教师”们,自信地走上论坛的讲台,分享他们的实践、成长案例,讲述自己从被叫“老师好”的新鲜到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心路历程,他们也在用智慧和生命激励影响身边的同行人。
“我们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希望我们不仅是为自己而教,为学生而教,更是为社会而教,为中国而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景委哲说,在实习生活中,他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听到学生对自己说“老师好”。他希望教师队伍能因他们年轻一代的加入,而让中国教育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大家相聚一堂,为教师发展问题而建言献策,彼此的背景不同,发言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教育情怀。进了师范门,就是教育人。看着青年教师和师范大学即将走出校门的准教师们年轻的面庞,我相信中国的教师队伍代有人才出,你们会成为未来优秀的人民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留下你们的足迹和业绩。”严隽琪话语铿锵。
“我们将本次论坛上专家学者贡献的智慧,交流讨论产生的成果,积极转化为参政议政建议,为加快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力量,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献礼。”严隽琪的话语,在更多“筑梦人”的心中激起了共鸣。
“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引导社会。”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蔡达峰在闭幕式上对教师节的到来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这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