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刘延云委员:推动县域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8-03-09  来源:经济日报

放大

缩小

  全国政协委员、千喜鹤董事长刘延云认为,县域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在互联网新经济的背景下,许多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电子商务发展缓慢,不注重品牌建设,缺乏精准、高效、智能的资源整合平台等问题。

  刘延云委员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县与县的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等都有较大差异,这就为发展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提供了基础。”刘延云委员说,应积极引入市场资源和创新发展机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结构,挖掘潜力,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县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刘延云委员认为,当前和将来很长时期,对绝大多数县来说,农业是重要产业,是占人口主体的农民的主要就业领域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来源。加快农业发展,依然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而这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

  刘延云委员认为,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应注重对专业农户的培训,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同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专业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既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也可以推进农户成员的非农就业,从而加快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建议政府出台更多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持。刘延云委员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与指导作用,在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县域经济的基础上,制定电子商务优先发展的扶持政策,在财政税收、人才引进、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与鼓励。

  四是增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刘延云委员认为,发展县域电商,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是基础。县域政府应积极引进相应的工业化标准、专业化人才、现代化技术和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标准化程度,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溯源系统。同时,在具有经济和资源双重优势的地区,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互联网平台技术和县域电商体系着力打造国内知名品牌。

  刘延云委员表示,还应建立健全多方协作及监管机制,并构建依托于互联网云计算的县域资源整合平台,使交易成本更低、交易时间更短、交易匹配更精准。

作者:于浩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