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基层委员会:群策群力 坚守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
2018年4月,清华民进邀请蔡继明教授作两会精神辅导报告。
民进清华大学基层委员会向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多年来,委员会积极响应民进中央、民进北京市委的号召,建立健全了宣传思想工作制度,树立了全新的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充分发挥了领导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不断加强会刊、微信群等工作载体的建设,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强化了对委员会工作的宣传。近五年来,更可谓是有传承、有创新、有亮点。
一、坚持传统思想宣传工作方式
宣传报道工作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对推进自身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进清华大学基层委员会在成立之初就创建了自己的刊物——《清华民进》。本会刊为半年刊,一年出版两期。每一期都包含时政要闻、参政议政、会员风采、活动剪影、心语驿站等栏目。截至目前已出版了24期。作为委员会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清华民进》全面地汇总了委员会每半年的各项工作及主要成果,对内增强了会员凝聚力,对外扩大了委员会的知名度。每次出版,委员会都会第一时间送到民进中央、民进北京市委、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及清华大学各院系的主要负责人手里,让相关部门、各兄弟党派、各院系负责人全面地了解清华民进,了解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此外,委员会还积极向《北京民进》和《民主》投稿,宣传优秀会员的典型事迹,激励会员享受奉献的快乐。2013年至今,委员会在《北京民进》上共发表文章23篇,在《民主》上发表文章2篇,在民进中央及民进北京市委网站上发布活动信息20余项。
二、开拓宣传思想工作新途径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一种十分便捷的方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广泛地联系会员,及时了解会员的思想状况,委员会建立了微信群,每个支部也建立了支部群,为广大会员搭建了新的交流平台。活动通知、工作动态、会议纪要、简讯报道、本职成就、意见建议等各项内容都会发送到群里供大家互动交流。通过会员的“朋友圈”,也能够及时了解会员的工作、生活及思想状况。另外,还通过谈话、微信聊天、留言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会员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之中。为了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力度,委员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征文活动。2015年8月,清华民进在民进中央举办的“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与继承” 理论征文中获得一等奖。2018年6月,委员会提交的“热情如初 奉献不止”在民进中央网站“会员风采”栏目刊登。
三、丰富宣传思想工作载体
组织活动作为重要的宣传思想工作载体是清华民进的活力之源。近五年来,清华民进月平均活动达3.5次,可谓是“月月有活动,次次都精彩”。附中支部连续10年支教延庆二中,为二中的发展持续助力,已经是清华民进对外宣传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附中老师加入民进,成为支教队伍的一员。每年全国两会之后,蔡继明教授在清华大学为广大会员做的每一场解读报告都让会员对国家未来经济趋势和政策导向、各项政策变化及改革方向等有了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的了解。大学支部会员的横向合作,企业支部举办的头脑风暴,老年支部日常的嘘寒问暖,每一次活动的传播力和引导力,都转化为了委员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梦”、“移动互联”、“依法治国”、“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等每一场专题讲座拓展了会员知识的同时,也让大家在思想上更受洗礼。委员会还走出北京,赴恩施、嘉兴、邯郸、承德、宁波、杭州等地交流联谊,一方面扩大了清华民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组织或会员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清华民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成绩离不开民进中央、民进北京市委领导的关心鼓励,离不开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的理解支持,更离不开全体会员的积极参与。正是会员的群策群力,才使得委员会能够坚守住宣传思想工作这块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