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楷模  >  先进集体  >  江苏

苏州市吴江区总支:凝聚会员力量 突出制度建设 全面开创基层民进组织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8-09-26  来源:

放大

缩小

图为苏州市吴江区总支领导班子走访会员单位

  近年来,民进苏州市吴江区总支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民进江苏省第十次代表大会要求,围绕发展大局,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凝聚会员力量为保障,以完善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树立了民进组织的良好社会形象。

  一、不忘初心:加强会章会史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总支坚持“自觉、自主、自为”的方针,始终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做老一辈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传承者,做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成果的实践者”主题,以思想建设为先导,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政治学习与考察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扎实开展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位于吴江区同里镇的全国首批民进会史教育基地――王绍鏊纪念馆资源优势,开展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活动、会章会史教育和“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与弘扬民进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增强会员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帮助会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巩固目标认同、道路认同、价值认同。

  二、凝聚共识: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政治能力

  总支大力推进高素质参政党建设,先后出台了《学习制度》等6项规则,形成深厚的团队学习氛围。总支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及时传达民进组织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总支聘请专家开设讲座,向会员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精神和本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形势,推动会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建设新吴江的使命感。组织会员深入基层考察,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以社情民意、政协提案等形式上报,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总支每一位委员都固定联系一个支部、若干名会员。总支领导走访会员单位形成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了解会员思想状况、工作情况,激励会员立足岗位,多做贡献。一系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总支参与了民进中央和省委会的调研课题,由主委吴卫中与会员邹秋林共同执笔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被省民进选为集体提案提交江苏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会员撰写的《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几点建议》《担保联保背景下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需重视》等信息被民进中央采用。总支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

  三、汇聚力量:细化工作评估标准,推动全员参与

  总支制定了信息宣传考核制度,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全员培训,每年评选先进个人等,不断加大宣传思想工作力度。总支为每位会员赠阅《民主》、《江苏民进》、《苏州民进》等会刊,帮助会员了解会内动态和上级要求。通过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每周发送有关统战理论知识、领导重要讲话。组织开展“乐居吴江”、“同心论坛”和学习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征文等活动,向上级积极推介会员优秀文章。2013年以来总支年年获评《民主》发行工作优秀集体,多名优秀会员受邀在杂志发行年会上介绍学刊用刊做法。会员曾建宏文章《请把钻研教学时间还给中小学教师》在《民主》杂志发表后,得到中共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总支副主委顾忆红《和而不同,奏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旋律》一文获民进中央征文活动一等奖,委员庞利英《我和民进共成长》一文被民进中央网站《会刊撷英》栏目录用刊登。总支被评为民进江苏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17年共有7篇会员信息宣传文章在苏州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

  四、融合推进:加大媒体合作力度,拓宽宣传渠道

  总支每年编印一期《吴江民进》会讯,报道总支和各基层支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活动情况,成为组织展示形象的窗口,是会员交流思想的园地,是组织与广大会员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总支积极与本地媒体合作,向社会宣传广大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如组织会员在电台开设“外来务工人员婚恋现场心理咨询”直播节目;会员多次参与电视台《民生》访谈栏目宣传总支工作;协调《吴江日报》整版宣传下属支部开展“隔代亲子教育活动”。上级民进及区政协、区委统战部网站也经常有总支的工作信息。民进组织实现了电视有形象、电波有声音、报刊有文章、网络有信息,形成了总支对外宣传的综合效应,提升了民进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