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支部:以思想建设引领支部内涵发展
图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支部”李正钧奖学金“颁奖仪式合影
民进南京中医药大学支部(以下简称“南中医支部”)成立于1999年6月25日,现有会员23人。近年来,南中医支部始终把思想工作摆在首位,按照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民进省委的具体要求,不断探索民进基层组织宣传思想工作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力求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1、高扬旗帜,推进思想建设,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南中医支部一直以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加强思想建设贯穿于支部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之年,南中医支部组织会员参观了“从一大到十九大”展览,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018年是中共 “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以此为契机,南中医支部组织会员学习会史会章并建立了会章试题库,用于会员及时检测学习效果;组织会员学习蔡达峰主席在民进纪念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理解民进“以促进民族政治为目标”的初衷和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初心”,从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承和发扬民进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
通过思想建设,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是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2、坚持学习,凝聚思想共识,做实践中的“先进者”
思想建设离不开学习,学习对于支部建设、会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中医支部组织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民进十二大精神和江苏民进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达到了增进目标认同、道路认同、价值认同的思想政治建设目标。
支委班子带头学习,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支委主要领导都观看了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现场直播,并参加了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文奇同志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同时积极组织会员学习,坚持务实性和多样性,结合社会热点及各自工作实际,通过学习、座谈、讨论、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确保了学习的实效。通过学习,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支部自身建设和履职能力迈上新台阶。2017年,主委陈军教授获得民进江苏省直工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3、服务社会,提高思想认识,做建设中的“实干家”
在社会服务方面,南中医支部有优良传统:会员潘扬教授曾作为第五批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的博士服务团成员赴湖北恩施开展扶贫工作并受到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亲切接见;会员曾莉教授在学校设立了“李正钧奖学金”,每年资助十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支部还发挥中医药专业特色,每年都组织会员开展义诊、健康宣传、中药种植技术推广等社会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南中医支部积极将思想建设融入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使思想建设落到实处,一方面,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如精准扶贫思想,如中医药与文化自信等,提高了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应用思想建设成果指导社会服务,积极参政议政,扩大民进影响。2017年,南中医支部报送的《传承中医“三仁”精神,爱心持续支助贫困学生》工作案例入选《江苏省高校统战工作优秀案例》。
4、典型示范,突出思想引领,做工作中的“宣传员”
多年以来,南中医支部在工作中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支部的思想建设。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莉教授在担任南中医支部主委期间,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建立了支部重视思想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发扬民主作风、发挥专业优势、推进社会服务、积极参政议政的良好作风,被民进会中央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个人,获得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今年还获得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南中医支部副主委毛春芹同志因为业绩突出,2017年被评为全校唯一的正高级实验师;江苏省特聘教授、南中医支部副主委陈刚教授在2018年当选为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与脑稳态调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双岗建功产生了先进典型,先进典型在思想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工作中发挥示范效应,增强了思想建设的实效。
思想宣传工作对南中医支部的内涵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龙头作用,带动了组织建设、社会服务、参政议政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南中医支部近几年来每年都被评为民进江苏省直工委先进基层组织,并在省直基层组织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今后,南中医支部将继续坚持思想建设不动摇,引领支部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能作为”的民进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