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建人的为官、为人和为学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源:《大家风范:我所知道的民主党派领袖》

放大

缩小

  三、周建人的为学

  周建人一生倾力治学,在哲学、生物、社会学、翻译等诸领域均有建树,尤其是哲学和生物学,更是浸润久长,见解卓越。

  不过,虽然周建人名望高,著作多,但学历却很低。按照今天的说法,他只是个小学毕业生。他的这些成就,都是靠自学而来的。换句话说,他要比旁人付出更多的辛劳。

  周建人的求学、为学之路颇为坎坷,个中曲折令人唏嘘。

  周建人生于满清末代,这是新旧交替时期,也是新思想、新文化风起之时。按当时的习俗,小孩子的教育分两步走,略明事理的时候,就要开蒙了,就是要启发蒙昧,这一时期相当于今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看图识字。第二步是从幼儿园出来后,就要上小学,这才进入真正的读书时代。

  周建人的开蒙和读书都是在家乡完成的。

  开蒙在旧式教育中是件大事,周建人开蒙时,他的祖父已经入狱两年了。一般人家孩子的开蒙,有约定俗成的课本,基本上就是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读物。不过,周家的祖父有些特别,他在对孙子的教育上,没有因循旧制,选用的开蒙教材也别具一格,他用的开蒙教材是《鉴略》。这是一本简明的中国历史读本,可以使小孩子初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过程,没《三字经》实用,但比《三字经》深奥,起点高。这点倒显出周家的特殊来。

  周家祖父的特殊教育,帮助周建人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国学根基,这对他日后的发展渐进大有裨益。

  周建人9岁开始进入小学读书,学校的名字叫“会稽县学堂”,幸运的是这是一所新式学校,所学课程不全是“之乎者也”,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已经有了今天学校的雏形。这种新式教育,对那个时代的孩子影响是巨大的,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增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在会稽县学堂几年的学习,是周建人受过的最系统的学历教育。

  小学毕业后,他要考的中学是“绍兴府学堂”,这是绍兴的重点中学,也是周建人向往的地方。依照他的水平,考进这所学校是十拿九稳的。然而,此时的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考试是在早上进行的。为了赶考,周建人很早就做好了准备,因为从他居所到考场,是有一段路要走的。就在他兴冲冲赶到考场时,他迟到了,“吱扭”一声,他眼睁睁地看着考场关闭了大门,他冲过去,想哀求监考官放他进去应考,可任他怎么求告,考场的大门再也没有打开。周建人欲哭无泪,那“吱扭”一声,也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因为迟到而进不了考场,这极少发生的事,却偏偏发生了,又偏偏让周建人赶上了。这可能就是命运吧!

  不久,没有考上中学的周建人也萌生了外出求学的念头,希望能像两位哥哥一样,离开家乡,求学深造。然而,家庭的现实,让他再次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自己说:“我家弟兄三人,因老大、老二都到外面念书去了,我只好留在家里照顾年老的母亲。”这是一次无奈的选择,也是一次必须的牺牲。

  造化弄人。在周氏三兄弟中,周建人学历最低,个子最矮,年少时时运不济,诸事不顺。周建人确实为此苦恼过,他直到晚年一直在抱憾两件事:一是他没有赶上绍兴府学堂的考试,读中学。二是没有能像两位兄长一样外出读书,读大学。

  两件事对周建人的影响有多大,他自己有过讲述,他用绍兴话说:“一个人做事,千万不要 喔格 , 喔格 一声,就会遗憾一世的。”

  “喔格”是绍兴土话,一个叹词,似有无奈或懊悔之意。

  一声“喔格”,有几多无奈,又有几多可惜。我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喔格”,周建人的命运又会是怎样呢?

  好在周家是书香门第,读书是家传。不会因为一次失误就轻易放弃读书的理想。过去,我们常说这家是书香门第,那家是读书世家,其实说的不是家庭的藏书有多少,而是说这家人有读书的传统和习惯。这种传统和习惯不是一时养成的,它是代代沿袭培养出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浸入人的血脉,挥之不去。

  被“喔格”了的周建人在无奈中选择了自学,他也只有这条出路了。

  看到弟弟的遭遇,明了弟弟的心情,在外读书的鲁迅此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写信给周建人,鼓励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他甚至还帮助弟弟选择了自学的方向 植物学。鲁迅认为学习别的科学,都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自学是比较困难的。但植物随处都有,可以自己采集标本,进行分类研究,因而这种学科适合自习。他特意从日本购买一些植物学书籍,寄回老家,鼓励周建人自修。

  周建人回忆说:“他先后寄给我四本书:一本是德国Strusborger等四人合著的《植物学》,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第一本植物学,他寄给我的是英译本;另一本是英国人写的《野花时节》,是一本精装本,图文并茂,印刷得很精致;第三本是Jackson编的《植物学辞典》;第四本是《植物的故事》。还寄给我一架解剖显微镜。从此,我就开始学习起植物学来。后来自己也买了若干本书读起来,越读越感到有兴趣。”

  鲁迅的鼓励和帮助带给周建人莫大的力量,此后,周建人一直沿着这条自学之路前行,他在家乡自学了植物学、英语,在北京自学了哲学,在上海期间又自学了德语。不断地阅读学习,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而且开拓了他的视野,改变了他的世界观,使他具备了更广阔的胸怀和见识。因而,像妇女解放、民主人权、科学发展等等,那个时代最新的思想和意识,才能在他的心底扎根,并成为他关注的事业。

  其实,在我们身边从来不缺自学成才的榜样,华罗庚、梁漱溟、叶圣陶、沈从文,这些人和周建人一样,都是只读过小学或中学,但都有所作为,发光发热。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不畏难,能坚持,敢创新。

  唐代杜荀鹤诗云: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

  莫向光明惰寸功。

  这是自学者的写意,也是一个忠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自学之路是孤独而清苦的,周建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在生物学、文学、翻译、哲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作为,而且,还都是开创性的贡献。

  1934年,由陈望道主编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首先使用了一个新的文体名称“科学小品”,小品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些科学常识。此后,这类科普文章统称为“科学小品”,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

  周建人就是科学小品的创始者。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周建人利用他掌握的生物、植物学知识,开始为一些报刊撰写科普文章,传播科学文化。他的科普文章中,有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如《熊猫是怎样的一种动物》《遗传和变异》《谈谈龙和蛟》;更多的是宣传科学思想、科学意识的,如《战争·科学与民主》《论人民应该多说话》《科学信仰与迷信》等。这些小文章属于那种看起来简单,写起来复杂的东西,它要求作者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精练通俗的文笔。一般来讲,所谓的大家不屑为,而小家又为不了。因而,这些文章一亮相,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科学小品”。

  当年《自然界》的译作者,老一辈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在上世纪80年代回忆说:“周建人在商务印书馆主编《自然界》时,就开辟 趣味科学 栏,专载内容比较生动的生物方面的文章。 趣味科学 可以说是 科学小品 或 科普文章 的原始名称。”

  在风花雪夜的上海滩,和一些人的无病呻吟大不同,周建人倡导的“科学中国化,中国科学化,社会民主化”思想,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封建遗毒深重的社会。他创作的这些小品文,不论从传播的内容来看,还是从传播的效果来看,似乎和他哥哥鲁迅的杂文一样,也称得上是投枪和匕首,也是启迪大众,蠲除蒙昧的良药。即使放在今天,读起来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充满科学的魅力。

  周蕖说父亲周建人:“他治学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二是哲学。”

  哲学是智者的学问,哲学的思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整理周建人的思想路线时,我们发现,从最初的进化论,到后来的人本主义、社会主义,周建人的思想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他在与时俱进。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反对封建意识,追求民主科学一直占据着他思想的核心,尽管他历尽各种政治风波,沉浮于各种思想旋涡,这一点始终未变。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反思的阶段,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民族堕入蒙昧?

  在1978年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叶剑英元帅大声疾呼:四人帮“是封建法西斯分子”,我们解放思想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注意克服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影响。这个讲话,有意无意间被淹没在纸屑中了,很少提及。其实,仔细瞧瞧叶帅的定性,你会恍然大悟,他在说“四人帮”是“封建法西斯分子”。

  1980年5月24日,党内元老李维汉对邓小平说:封建主义,包括它的思想体系、风俗习惯,在我们国家、我们党里反应相当严重,需要彻底清算,否则,很难保证“文化大革命”不再发生。这段话,同样语重心长。

  邓小平也不含糊。他在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讲话的第四部分,着重论述的就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何时何地,思想的解放、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解放思想,是要付出代价的。周建人早年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过人类社会在发展进化过程中自身的进化,可是切中肯綮,入木三分,他认为:

  人在社会生活中,确于无意之间急进的,好改革的,容易被淘汰;又真勇者难得长寿,道德商人不易致富一类的话,也不是违反事实的。那么,有利于社会的人,有比较不适于生存的倾向是真实存在的。其结果于是成为:因袭的,服从权威的,狡诈的,圆滑的适于生存!

  中国人做了许多年代专制帝王手下的百姓且不说,又几次的被征服,几次被大杀戮,留存到今日的人自然是最精选的无疑。就智识阶级而论,多数是极稳健,多方面适应的。又许多是极善趋奉和有策略的,还有“东倒吃羊头,西倒吃猪头”的。

  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脆弱的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这段话套在周建人的身上,颇为合适。此时的周建人已经年过九旬,双眼基本失明,听力也差,手也发抖,几乎写不成什么文章了。

  但他还是站了出来。

  他努力用颤抖的手给《北京晚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写文章,主讲反对封建思想,崇尚科学,鼓励要进行思想革命。在他参与的各项活动中,思想解放是他逢会必讲的话题。他还特意请杭州西泠印社的同志帮他刻了几枚印章,上面刻着“爱真理”、“明辨是非”、“解放思想”、“独立思考”。这几枚小小的印章,直到他去世,一直带在身边,形同座右铭。在周建人看来,思想解放是当今中国的头等大事,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是提振民族精神的关键,这是他的肺腑之言。这一点,他和党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惊人的一致。

  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所谓的特异功能风行一时,周建人对这套封建的把戏很是反感,从不接受,他曾和叶圣陶一起站出来批判耳朵识字的荒谬。他一再交代家人说:“我死了以后,如果科研需要的话,可以解剖,什么都可以给,剩下的东西烧掉就行。”

  有意思的是,晚年的周建人还惦记着另外一件事,就是重译《共产党宣言》。他一直觉得原来的翻译不准确,他在《译文琐记》一文中说:“第一版时叫《共产党宣言》,但在1882年恩格斯为俄文版写序言时,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称为《共产主义宣言》。 因此译本应该以马克思、恩格斯自己改过的书名为宜。”

  重译《共产党宣言》成了他自己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没有人督促他,但他却孜孜矻矻,从不懈怠。一有时间,他就拿个放大镜看,看英文版、德文版、中文版,反复对照,在书上密密麻麻写上注释和注解,因为眼睛看不清了,写的字常常混在一起,两笔一行,一塌糊涂,别人既看不清,也看不懂。

  周建人的女婿顾明远回忆说:“很多地方都是我在帮他整理,一直到他去世之前,他都在看,不断地在写,这本书我还留着,是他一个未竟的事业。”

  顾明远拿出了周建人的手稿,上面果然写满了各式的语词和标注,这是一位几乎双目失明老人的笔迹,虽然有的字叠床架屋般地摞在一起,有的字迹扭曲变形,但其认真执著之态,仿佛跃然纸上

  于是乎,在我们的眼前,依稀看到了一位老者,俯身爬在桌前,拿着一个放大镜,吃力地看着、写着,这是周建人留给我印象中的影像,有时,他的形象还会和记忆中的人物混淆在一起,大概就是中国传统的读书人共有的形象。消瘦、戴眼镜、俯身、执著地写着。

作者:肖伟俐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