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加强和完善护理成本核算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民进中央

放大

缩小

  随着卫生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及卫生事业机构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而护理成本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2001版)》中,与护理相关的收费项目仅30余项,占总的收费项目3971项的1%。修订后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中,护理相关收费项目增加至100余项,但各省在实施定价过程中,仍未将新增的诸多项目纳入收费。护理收费仍存在漏项多、标准偏低问题,严重制约了目前护理市场的需求。

  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护理成本核算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核算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主要采用项目法进行护理成本核算,但实际操作中具体服务项目的界定并不明确,国内有研究人员将整体护理内容的护理成本分为10项、32项6大类和61项3大类。相比国外,20世纪90年代美国评估的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共433项,并把项目内容和护理时间作为成本定价依据,21世纪后护理项目已增加至486项。二是研究及教育水平有待提升。虽然护理成本核算研究在近年有一定的发展并获得了国内24类基金项目的支持,但总体上护理成本核算研究比较零散,大多属于个人或小部门的自发研究,政府部门基金支持较少。高等院校课程设置未涉及护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在校期间未得到专业培训;医疗机构重实践轻管理的理念致使在临床上很难开展护理成本核算人员的培养。三是公立医院的社会性致使护理服务项目收费偏低,受护理成本核算体系和护理服务自身特性的影响,许多护理项目尚未纳入成本核算的范畴,致使护士最终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价值被忽略。

  为此,建议:

  一、更新护理管理理念。长期以来,受福利性政策的影响,我国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重护理质量、轻成本核算,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为达到护理资源开发和配置利用的最优化,必须要强调护理服务中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从排斥经济问题到积极大胆研究经济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使护理成本从医疗成本中分离出来,形成护理成本核算体系,包括护理服务内容体系,护理服务方法体系,护理知识保障体系,既可加强护理知识、技术、质量、信息、物质的管理,又为提高护理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保证。在护理管理中,不但要对医院护理成本进行统计、核查和监督考评,还要注重规范物资的统一采购与管理,健全各项领用制度。将经济管理成本核算作为护理检查中的一项内容,对患者有关费用及所用的材料、耗品的成本等进行核算。

  三、合理调整护理服务价格。加快护理经济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护理成本模式,使护理成本核算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护理业进入市场提供保证。要合理调整包含科技含量、风险责任含量、体力消耗含量的劳务消耗的价格,邀请护理专家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耗的时间来共同制订护理服务价格。价格制订中应坚持价值综合化、市场化、货币化、效益化等原则。

  四、加强对护理经济效益知识的培训。在高等护理专业中设置护理经济学课程,并计学时学分,使护生在校期间大致了解成本核算的意义、内容、方法等,以便今后进入临床之时就有成本意识,且为以后开展成本研究奠定基础。医院在护士执业期间通过继续教育加强和深化护士的成本核算意识,提高主动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通过举办护理经济效益知识、医院财务制度等讲座或请财务专业人员讲授有关成本核算、预算、收入、支出等财务知识,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在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抓好“开源节流”,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护理管理者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成本教育,使护士了解在为患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实际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分析效益差额,提高护理经济收益。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