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左定超:扩大消费信贷,从“制造中国”向“消费中国”

发布时间:2019-03-08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放大

缩小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我认为,要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必须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供利率优惠、大幅度降低消费信贷成本,为壮大消费基石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撑。”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但居民个人负债率的上升,使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受到限制。左定超认为,目前个人消费贷款政策设计,主要是为适应“制造中国”的需要,大量的信贷和利率优惠向生产者倾斜。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利率优惠都受到限制,甚至有意识地维持较高的消费信贷利率,成为银行获取较高收益的重要市场。

  “为适应从‘制造中国’向‘消费中国’的转变,必须系统反思现有的消费信贷政策,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供利率优惠、大幅度降低消费信贷成本,为壮大消费基石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撑。2018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促进消费的支持作用,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把握好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与消费信贷合理增长的关系。发展完善个人消费贷款政策,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左定超说,目前消费信贷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消费贷款形式少。目前,消费贷款具体可用于个人及其家庭的各类消费支出(不含购买住房和商业用房),如住房装修、购车、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婚嫁、教育等各类消费用途。除了信用卡分期这一主要形式外,还有网上申请、柜面申请等。随着中央银行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后,申请以现金方式直接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的手续要求更加完备、流程更加繁琐、获取难度更大。从正规金融机构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就催生了各种成本奇高、坑蒙拐骗的平台贷款、高利贷等。

  二是消费贷款利息高。消费贷款的主渠道是信用卡分期,国内各银行信用卡分期的年利息在10%-15%左右,有的按万分之五的日利息计算,可达20%左右。一些网上贷款平台的利息率更高。高昂的借贷成本,形成对借贷者不合理的剥夺,也构成巨大压力,限制了借贷规模扩大。

  三是消费贷款期限短,展期方式不灵活。信用卡分期一般在两年,有的长至三年。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的消费贷款一般在2-3年。对于资金短缺的消费者而言,这个期限太短。对于消费贷款,没有灵活的展期渠道,展期成本高。

  四是还款方式较单一。虽然消费贷款还款有等额本息法、等额本金法、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法、按期付息任意还本法等不同形式,但银行主要采用的还是每月分期还款,减轻消费者还款压力的目的难以达到。

  因此,左定超建议:首先,增加个人消费贷款形式。除增加信用卡获得便利性、提高消费额度外,要发展多种形式的个人消费信贷。消费贷款要实行信用贷款与抵押质押贷款并举,以信用贷款为主。提高个人消费贷款授信额度,以满足扩大消费的需要。网上申请、柜面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的流程要更加简便快捷。

  其次,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着重降低信用卡用卡成本,比照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将信用卡分期年利率从目前的10%-15%降低到6%以下,甚至可以更低。消费者已经承担了过重的信贷利率,是时候让他们享受到更低廉的信贷支持,以适应建设“消费中国”的形势。

  再次,延长消费信贷期限,提供灵活的展期方式。将消费信贷的期限延长至五年,装修、医疗类特殊种类延长至10年。允许借款人通过银行网上平台自由变动还款期限,提前或延后还款,重新计算利息,收取较低的违约金或不作违约处理。

  最后,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信贷还款方式,特别是增加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方式的比重,减轻消费还款压力。允许借款人通过银行网上平台自由变动还款方式,收取较低的违约金或不作违约处理。

作者:李健     责任编辑:戴海荣